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从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2020年11月,西安交通大学荣获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新方位下思考创新港内涵,建设如何出精品、创品牌,需要长远谋划、久久为功。
“科创月”期间先后开幕的创新港数字展厅和影随轩·人文交流厅分别位于涵英楼一层大厅的两侧。两场馆自开幕运营以来,逐渐成为备受师生欢迎的网红打卡地和文化交流中心。人居学院硕9152班的徐达、张丹丹同学,通过调研设计和志愿讲解,发挥专业特长,弘扬奉献精神,亲身参与和见证了创新港文化形象的空间的建设与发展。
调研设计提升创新港文化形象空间品质
徐达,建筑学专业学生,现担任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助理、第十一次研代会代表、人居学院研究生兼职辅导员、硕9152党支部书记。
2019年入学伊始,他协助实地勘测调研创新港铭文石(位于泓理楼北侧)位置选址以及用于各类培训人员住宿的昆玉楼(位于朗园东南角)标识方位。
同时,他利用课余时间对涵英楼室内外空间环境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分析,完成并提交的《创新港涵英楼环境行为调研报告》在学校党委宣传部、后勤部、规划基建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传阅,提出的“一院一品”美化各层中庭及走廊以弱化空间同质性、改进建筑电控(照明、暖通)系统、在西侧停车区设置智能充电桩、取消主楼南北广场垃圾桶、改善内部核心区两侧走廊吊顶、调整大厅自助售货机数量及位置、启用建筑出入口门斗、改造三层南侧局部屋顶平台并加以利用、无窗房间改装可开闭式高窗等多项建议被采纳并已实施,切实提高了涵英楼及周边附属空间的环境品质。
他积极发挥所学专业优势,并先后负责完成了“影随轩”LOGO及部分室内软装设计、数字展厅入口导视牌设计工作,设计方案受到原校党委书记张迈曾的肯定。2020年9月,他在校研究生党团支部中率先组织开展高等工程教育博物馆、数字展厅、人文交流厅系列主题展厅参观学习活动,引导广大师生主动对接学校最新文化建设成果,受到广泛关注。
目前,创新港校区已初步建成了以“饮水思源—新港之门—西迁大道—升旗台—西迁广场—涵英楼西迁老教授群雕—创新港铭文石”为核心的纵向景观轴线,极大地丰富并提升了创新港中央主轴线“创业之旅”的文化内涵。他持续关注创新港文化空间分布格局,借创新港核心区游园绿地内部基础设施建设的契机,在学校第十一次研代会上提交了《关于“建议完善创新港人文景观轴线及交大校史地标景观建设”的提案》,以一名普通学生的视角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为校园文化建设建言献策,将人居特色见诸行动。
传交大声音,讲交大故事,塑交大形象
张丹丹,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现担任校研会宣传与融媒体中心负责人、创新港数字展厅学生志愿讲解团团长、硕9152党支部第三党小组长。
数字展厅试运行起,她便主动加入到学生志愿讲解团,负责“科创月”活动期间重要来宾的接待及讲解工作。她作为最早加入数字展厅的学生志愿讲解员,经过多次讲解锤炼,打磨更新讲稿,在实践中不断成长,讲解水平得以提升。她常负责接待校领导陪同的重要嘉宾,如全国妇联原主席陈至立、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吉林省政协副主席李维斗等。她主旨鲜明的讲解内容、深情动人的讲解语言、成熟自信的讲解风格和得体大方的表达,多次受到嘉宾们的肯定和赞许,并多次被校内外媒体平台报道。
凭借数字化表达及全新展示理念,展厅知名度日益高涨,参观嘉宾一般将其作为必选项,讲解工作量也因此增多。她作为学生志愿讲解团团长,负责统筹讲解团队的招新、培训及考核工作,逐一协调讲解场次,为展厅讲解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截止目前,共有来自各学院涵盖各年级的34名学生讲解员加入其中,累计接待重要团队百余个,志愿讲解工作受到一致好评。
为持续提升团队讲解服务水平,她积极策划并开展对外交流活动。2020年11—12月,她先后带队赴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学习并开展座谈,与对方讲解员就素质提升和讲解技巧进行交流,组织讲解团参加国家级优秀讲解专家汪红梅“讲解礼仪”专题讲座,为建设业务精湛、知行合一的高素质志愿讲解队伍贡献力量。
2020年11月,在“第六届中国高校博物馆馆长论坛暨2020年全国高校博物馆优秀讲解案例展示活动”中,她讲解的案例——《扬帆新港,为世界之光》从全国41所高校博物馆的108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进入复赛,荣获三等奖,并以1.8万播放量获得最佳人气奖第一名,借此展示出了交大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也进一步扩大了创新港的社会影响力。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在学习生活中,徐达、张丹丹两名同学均表示,要时刻保持勤查善思的主人翁精神。2021年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相信他们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和饱满的热情投身服务社会、服务校园文化生活的实践之中继续发光发热,依托各自岗位为创新港内涵式发展增砖添瓦,完成更多富有特色的工作,创造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