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高校驿站 > 校园传真 >

西北大学两位教师分别荣获第一届中国动物学会长隆奖——“新星奖”和“启航奖”

2021-05-30 23:05  西北大学

5月25日,在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举行了“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和谐发展公众教育”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动物学会“长隆奖”颁奖仪式。我校金丝猴研究团队郭松涛教授荣获第一届中国动物学会长隆奖——“新星奖”,青年教师黄康副教授荣获第一届中国动物学会长隆奖——“启航奖”。

郭松涛长期从事保护生物学研究,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十余项,在野生动物个体识别和监测的技术理论上不断突破,率先建立动物个体水平精准识别的AI系统,动物行为和保护研究的打开了一扇新的技术之门,在传统的行为学和动物保护研究接入大数据时代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在不断突破个体识别的技术瓶颈同时,郭松涛团队进而通过行为学、分子生物学、营养学和基因组学等多种手段,研究野生动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揭示野生动物的在极端环境和群体生活下的生态进化适应性机理,探究动物生态学核心问题——动物如何适应环境及如何与环境相互作用。

黄康主要从事动物行为生态、种群遗传结构、谱系地理等方面的研究以及群体遗传、景观生态相关统计方法和软件的开发。以秦岭川金丝猴为模型,研究物种隔离分化的成因机制、动物亲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复杂社会体系的形成机制等问题。已做出一系列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工作,在《Metho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Genetics》、《Heredity》、《Molecular Ecology Resources》、《Nature Communications》、《Proceeding B》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

我校秦岭金丝猴研究团队,在李保国教授的带领下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系统阐明了秦岭金丝猴对于寒温带气候的适应机制,实现了野生灵长类的“个体识别”,揭开了金丝猴社会制度的神秘面纱,提出金丝猴为重层社会体系的独特模式,发现该物种特有的婚配制度维持其种群的稳定性,推动了中国灵长类行为生态学研究的发展。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金丝猴野外研究基地,获批科技部“大熊猫金丝猴秦岭生物多样性野外台站”,为野生动物和秦岭生物多样性的长期监测和保护开辟了重要平台。

郭松涛教授(右四)与4位学者接受院士颁奖

黄康副教授(右三)与青年学者接受学会领导颁奖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