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高校驿站 > 校园传真 >

西电计科院与复旦计科院联合承办第六届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研讨会

2021-06-24 11:0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面向新时代软件人才培养需求,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动软件工程学科发展,2021年6月19日,第六届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研讨会在复旦大学成功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及复杂系统软件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计算机学会软件工程专委会、新工科联盟实践教学工委主办,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联合承办。国防科技大学复杂系统软件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毛新军教授,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彭鑫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软件工程学科负责人李青山教授担任会议联合主席。

本次研讨会以“软件定义一切时代的软件工程教育”为主题,吸引了来自高校、研究机构和产业界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共同交流软件工程实践化培养的思想和方法,分享实践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成果,同时围绕如何利用实践教学资源开展课程实践教学等热点话题进行开放性讨论。

研讨会开幕式由复旦大学教务处处长蒋最敏教授致欢迎辞,国防科技大学毛新军教授介绍了研讨会情况,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毛晓光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随后,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新教授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青山教授分别代表承办单位致辞。开幕式由复旦大学彭鑫教授主持。

本次研讨会内容包括主旨报告、特邀报告、青年教师秀以及圆桌论坛四部分。主旨报告嘉宾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王怀民教授,主持人是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姜育刚教授。特邀报告环节邀请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莉教授、武汉大学应时教授、复旦大学彭鑫教授、华为可信软件工程院游依勇院长做报告,分别由国防科技大学毛新军教授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李青山教授主持。青年教师秀环节邀请了北京大学朱郑州副教授、南方科技大学陈馨慧助理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蔺一帅博士、上海杉达学院朱琳玲博士做报告,由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吴杰副院长主持。

王怀民院士的主旨报告“软件定义一切的时代如何定义软件”从工程范式的局限性谈起。在借鉴经典的工业化大生产模式基础上形成的软件工程范式在理论、效率、协同、领域等方面都存在瓶颈,从而造成软件人才供需对接效率低、核心基础软件教育薄弱、实践动手能力薄弱、难以适应软件新技术发展等问题。开源作为软件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为软件工程教育升级提供了新的契机,启发我们从多个方面探索新型开源教育范式,包括以开源为手段以及以开源为目标的教育、基于开源的MOOP大规模开放在线实践教学模型、激发个体形成自我开源意识的开源文化教育、培养个体开源意识、推动个体适应新兴技术创新发展模式。

在特邀报告环节中,张莉教授带来了题为“借鉴工程教育认证理念建设一流软件工程实践课程”的报告,探讨了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实践课程的设计和建设思路、以及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应时教授讨论了“软件架构课程的教学与软件架构人才的培养”,分享了如何培养和提升在校学生和从业架构师的架构设计与创新能力。游依勇院长带来了“华为软件人才能力提升实践分享”,介绍了华为公司在整体提升软件人才能力方面的一些实践和思考。彭鑫教授带来了题为“基于实践视角的软件工程课程知识体系思考”,从课程实践的视角出发,以学生可切实掌握的工程能力为基础,对软件工程课程知识点的设置进行了重新思考。

在青年教师秀环节中,朱郑州分享了“基于OBE的软件工程教学探索与实践”,介绍了如何聚焦高素质、高层次、实用型、复合交叉型、国际化的工程技术创新与管理人才的培养,着力建构软件人才成长的良好生态环境,探索有效实践教学方法,建设一流软件工程课程。陈馨慧带来了“基于开源软件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的报告,分享了为开源项目修复缺陷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经验和探索思考。蔺一帅探讨了“基于学用互助的《软件体系结构》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分享了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消除知识学习和工程应用间的巨大鸿沟,搭建课程学习“学与用”间的桥梁,达到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德智双向发展的培养目标。朱琳玲带来了“软件测试实训中测试全程体验的设计与实施”,讨论了通过实训模拟系统利用测试管理平台进行测试实践,使得学生能够体验一个完整的测试生命周期过程。

圆桌论坛一围绕“软件工程系列课程应教些什么内容”这一主题,邀请了北京大学谢冰教授、同济大学朱少民教授、华为标准与产业发展部周楠博士等专家学者参加讨论。论坛由国防科技大学毛新军教授主持。论坛具体针对“非主流的软件工程技术还要讲授吗?”、“不受业界关注和重视的技术要讲授吗?”、“有必要将业界广泛应用的技术引入课堂吗?”、“有限的课程教学时间如何取舍课程教学内容?”、“在软件定义一切的时代需要加强哪些教学内容?”等五个问题展开讨论。毛新军认为应该选择性地讲授非主流的软件工程技术和方法,业界不受关注的技术和方法主要取决于培养目的,有必要将开源软件及技术引入到课堂教学和课程实践,课程内容的取舍取决于教学目的,在软件定义一切的时代需要关注软件伦理问题、人机物融合系统等。谢冰认为应该关注于讲授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强调教训结合。朱少民认为教学内容的取舍取决于培养计划,应该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进行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强调实训的重要性。周楠从企业实践的角度探讨了软件工程技术是否过时的定义、以及如何将企业问题与教学相结合。

圆桌论坛二围绕“如何培养软件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这一主题,邀请了南京大学李宣东教授、上海滔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周震漪董事长、西南大学陈武教授、头歌平台与社区尹刚副研究员等专家学者参加讨论,论坛由复旦大学彭鑫教授主持。论坛具体针对“软件工程本科教学中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有哪些方式和途径?各自适合于什么样的学生类型和培养阶段?”、“本科阶段软件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应该依托开放式的开发项目还是紧扣精细化的知识点要求,抑或兼而有之?”、“基于遗留项目的维护性实践与完全从头开始的开发实践各有什么优缺点?应当如何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华为软开云、头歌等软件开发或实践教学平台在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通用平台和领域化平台分别扮演着什么样的作用?”等四个问题展开探讨。李宣东认为目前学生缺少对于软件工程基本理论的深入理解,平台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开展教与学。陈武分享了让企业专家参与课程教学的经验,指出需要按照年级采用不同的培养方式。周震漪认为工程能力的培养方式取决于课程教学目标,看优秀的代码可以提升学生代码能力,对教学平台的规范化管理提出了疑问。尹刚介绍了头歌社区与平台,提出可以通过头歌平台来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开放式的开发项目和精细化的知识点要求需要兼而有之,基于遗留项目的维护性实践更具有优势。

众多与会代表也就各位专家的报告与观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提问。其中,国防科技大学毛晓光老师指出需要加强对新技术引入本科教学内容的思考,维护性实践的优势是能够保证系统的复杂性,平台能够提供精细化的能力培养。

据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近几年围绕软件工程专业和卓越工程师计划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在软件工程课程体系以及实践教学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学院积极主办/承办国内软件工程相关教学科研论坛,?2017和2019年举办前两届全国软件工程学术进展和学科建设研讨会、2020年举办CCF大数据年会“大数据赋能智能软件工程”论坛;2020年承办全国第九届软件工程研究生教育研讨会和第五届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研讨会;获2021年中国软件大会承办权。当前,学院正在以智能软件工程、大数据与视觉智能等方向为特色进一步提升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水平。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对于促进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及实践化培养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扩大专业与学科声誉都具有重要意义。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