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高校驿站 > 校园传真 >

培育工匠精神  建设生态文明——机械学院、人居学院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建设经验

2021-07-06 12:07  西安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专业隶属于机械工程学院,拥有百余年办学历史,是以机械工程一流学科为依托的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国内高等机械工程教育的发轫者之一,为高端装备、先进制造、智能制造等领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情怀、西部担当的领军人才。

融贯学科历史,浸润工程价值

西安交大机械工程专业上世纪50年代随校西迁,历百年沧桑变迁,为国育才初心须臾不曾改变。新时代专业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堪当制造强国建设重任的高素质、拔尖型工程科技人才为己任,以课程为主阵地,以思政元素挖掘和教学设计为切入点,以产出导向的教学质量评改机制为保障,紧扣学科特点及内涵,不断强化专业教育中的思想价值引领,着力推进“课程思政”“专业思政”一体化建设。

机械工程学科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中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紧密结合,引领人类社会进入“智能制造”新阶段。机械工程发展史以增进人类福祉的价值取向为主线,蕴含着工程价值观、工程社会观和工程职业观元素。制造与社会发展、工业社会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课程从课程属性和定位出发,系统地把这些价值观融于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思维理解机械工程技术在推进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巨大作用和工程与伦理、环境、安全、法律等社会因素间的交互关系,历史现实相对照,民族自豪感、专业(职业)认同感、现实紧迫感有机统一,激发学生投身科技进步的创新意识和拼搏动力。

厚植精实文化,培育工匠精神

“科学家发现已有的世界,而工程师创造未来的世界”,实践性是工程科技的本质属性之一,崇实重干、专注敬业、规范严格、精益求精等品质是构成工程文化的核心要素。机械工程专业在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毕业生应树立以“精勤、敦笃、果毅、忠恕”为核心的人格价值观,并在“职业规范”等毕业要求下将其分解为4个可落实、可考核的二级指标项,结合机械工程职业特点,进行详细的内涵界定与阐释。在课程层面,机械精度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课程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创新自信的工作作风和大国工匠意识。在实践教学方面,以学科竞赛为导向的CDIO项目实践实现了工程素养熏陶、工程过程训练、工程科研创新的有机融合,对学生综合性能力素质培养起到了关键作用。近三年本专业在校生各类学科竞赛成绩丰硕,国家(国际)级一等奖以上获奖就有50多项,这一过程中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对脚踏实地、敢于挑战、不畏挫折、团结协作、求新求变的工程文化的体验和践行。

了解技术“痛点”,激励报国之志

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自主创新能力、基础配套能力相对薄弱,在基础制造工艺、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零部件等方面受制于人。中美贸易战引发的新的大国博弈格局下,众多“卡脖子”问题都和机械工程密切相关,因此激励青年学子胸怀“国之大者”,以奋斗拼搏的信念投身于科技领域攻坚克难的宏伟事业,是开展专业思政的核心要旨。亲身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教师们把对本领域关键技术的思考与理解引入课堂讲授之中,对学生进行生动而富于说服力、感染力的爱国主义教育。如数控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通过介绍卢秉恒院士主持“973”项目“高性能滚动轴承基础研究”攻关等事例及我国科技人员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而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绩,激发学生明确国家所需,传承奋斗精神,树立科技报国的宏伟志向。专业还以西迁精神作为主题,以不同形式开展西迁史、学科史教育,缅仰先贤爱国奋斗精神,激励学生争做西迁新传人。学院党政领导、领军教授率先垂范,积极投身人才培养和思政育人。卢秉恒院士、蒋庄德院士及其团队以爱国情怀、战略卓识和杰出成就,书写了一个个“把论文写在中国装备上”的生动案例,王朝晖书记在统抓全院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担任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机械控制工程基础”的责任教授。截至2021年,本专业入选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4门、试点课程2门,学院层面培育示范课程5门,获批省级思政示范课1门,为国育才正成为全院教师自觉的价值追求。

健全工作机制,完善质量评价

机械工程专业以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丰富质量文化新内涵,不断健全、完善教学质量评改机制。专业在认证状态保持期间,重新修订了《机械工程学院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实施办法》等5个制度性文件,把课程思政作为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融入专业建设的系统工程。在由24个指标点构成的专业课质量监控要点体系中增列了课程思政观测点,把课程思政实施情况纳入课程负责人工作职责和教学团队考核指标,要求各教学团队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关于课程思政的专题研讨,常态化收集、总结优秀课程思政案例等。这些举措为专业思政的推进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下一步,专业将继续强化使命意识,加强思想引领,深化体制改革,加大对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探索和实践力度,为培养堪当制造强国建设重任的领军人才而不断努力。

地球环境科学专业,隶属人居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唯一地球环境科学理科专业。突出多学科交叉研究特色,培养能应对全球环境变化,建设生态文明、综合治理污染、科学利用资源的综合性高端人才。

围绕专业特色,筑牢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探索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方法,蕴含着唯物主义世界观、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理念等课程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家国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及创新精神等。

为了更好地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中,本专业要求每门课程最少设计3个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共同形成本专业的案例库。如“水资源与水环境”课程,通过都江堰、郑国渠、京杭大运河、南水北调工程、三峡工程等案例,帮助学生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增强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环境社会学课程,结合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等哲学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万物平等的理念,教育学生在生活中保护和关照自然,为实现美丽中国梦而努力。通过课堂教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全力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文化自信、报效祖国、承担责任”“敬业精神、创新意识、法治意识”等理念深植学生心中。

创新思政教学方法,拓展教学实践活动

专业要求教师改变简单、生硬的灌输方式,鼓励创新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方法,灵活采用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及画龙点睛、专题嵌入、元素化合、隐性渗透等方法“和风细雨润无声”地引导和教育学生。加入短视频或PPT图片等具有代表性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从案例中学习、思考、分析和总结,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教师们积极投入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普通地质学主讲教师张海伟获得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届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环境科学课程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环境地学、普通地质学、土壤学等课程通过开展野外实践,在使学生了解我国地学研究的地域优势,我国土壤的类型及利用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地质学家爱国奉献、刻苦钻研、勇攀学术高峰的精神。通过课程实践达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目的,增强学生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课程思政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中,同学们纷纷表示在野外实践中增长了智慧才干,锤炼了意志品质,收获良多。

制定详细安排,将课程思政建设落在实处

环境科学专业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本着统筹规划、逐步深入、教师主体、全面覆盖的原则,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安排。首先,抓好每门课程的课程思政案例整理和执行,用3-4个学期的时间达到课程思政全覆盖。第二,抓好课程思政试点课和示范课建设。要求示范、试点课程每学期都有示范交流活动,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第三,每学期召开1-2次本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集中解决教师们在课程思政教学、示范课程申报等方面的问题。同时,环境科学专业配合学校、学院安排,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报告和研讨会,不断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认识和能力。2020年8月12日,全系教师参加人居学院召开的课程思政培训大会,听取金禾中心俞炜华副教授报告及张硕英副院长对全院课程思政工作安排。2020年12月14日,程燕教授、吴一平教授参加全校课程思政教改项目及示范评选启动大会,并与次日召开研讨会传达大会精神。2020年12月18日,本专业全部教师任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案例及成果分享活动,李旭祥教授、邱临静副教授、张凡副教授等老师分享了课程思政案例等。

下一步环境科学专业将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三全育人”为目标,以环境学科为底色,从“课堂-活动-实践”等多维度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努力将理论与实践、基础性和先进性高度结合,取得思政教育、德育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的良好效果。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