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雕塑是校园内重要的标志性建筑,象征着学校的历史和传统,代表着学校的形象和精神。清洁校史雕塑,让雕塑再次焕发光芒,有着重要的意义。近日,外国语学院“青马工程”校史雕塑清洁活动顺利开展。
同学们首先在位于信远楼的雕塑——《长征路上办学》处集合,经过组织大家共同了解学习这段珍贵的校史文化。通过眼前的雕像,我们仿佛置身于那段艰难岁月,1934年12月的一天,长征途中,学员们坚持边战斗、边学习,看见大家认真地学习无线电技术时,周恩来副主席感慨万千地说:“长征路上办学校,这是件新鲜事,等将来革命胜利了,你们一定要告诉后代,红军是在几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下,在敌机不断轰炸的间隙学习电台技术,这可是相当宝贵的教材!”同学们实践中深深感悟到前辈们身上励学笃行的高贵品质。
学习了相关校史文化后,院实践部的成员将大家分为三个小组并分别带队前往信远楼、大学生网络文化安全工作室和图书馆,对其附近的校史雕塑进行清洁。
炎炎夏日,大家各自携带清洁工具,在阳光的照耀下开始了校史雕塑的清洁工作。一些同学手持清洁用具,认真地擦拭着雕塑表面的每一处,另外一些同学则协助清理着雕塑周围的杂物和灰尘。汗水不断地从额头滑落,但大家依然保持着高昂的热情和干劲,充分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最终在大家共同的努力和配合下,这些雕塑逐渐恢复了原本的光彩。同学们自豪地看着自己的成果,感到非常满足和愉悦。这样的清洁活动不仅让雕塑焕然一新,更让同学们拥有了一份对于自己学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著名电子学家毕德显教授的雕塑位于大学生网络文化安全工作室前。毕德显教授是学校雷达学科的主要创始人,为我国把信息论普及到通信、雷达系统理论进行了开创性探索。在毕德显教授的身上,我们感悟到前辈为国奉献、砥砺奋进的情怀与担当。
著名美国数学家、信息论创始人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的雕塑位于图书馆前。香农提出了信息熵的概念,为信息论和数字通信奠定了基础,为纪念其而设置的香农奖是通信理论领域最高奖,也被称为“信息领域的诺贝尔奖”。
站在香农的雕塑前,我们感触颇深,我们不仅要传承其学问,更要传承他好奇心强、重视实践、追求完美、永不满足的科学精神。唤醒对学问和知识的追求,继承老一代西电人对知识和工作的责任与追求,在学校的一流建设中贡献力量。
在学员们的积极配合下,本次实践活动圆满结束。相信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都能在重温雕塑背后的校史故事中,体会致敬老一辈西电人艰苦创业、筚路蓝缕的岁月,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