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高校驿站 > 校园传真 >

人文学院举办“科学解释与人工智能的可解释性”跨学科工作坊

2023-06-28 11: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6月17-18日,人文学院在南校区会议中心举办了“科学解释与人工智能的可解释性”跨学科工作坊。本次工作坊系人文学院今年启动的西电“智能与智慧”论坛系列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人文学院、陕西智慧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联合主办,人文学院哲学系和陕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共同承办。活动期间,共有来自西电和中国科学院、四川大学、厦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贵州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上海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60余位学者发表主题或小组报告,参与研讨。

6月17日上午,本次工作坊在南校区会议中心101会议室举行开幕式。开幕式由人文学院院长石福祁主持,校长张新亮线上出席并代表学校致辞,陕西省社科联社会组织管理部部长张金高代表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致辞,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主编胡志强代表主办单位致辞。参加开幕式的嘉宾还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人工智能学院教授焦李成,重庆邮电大学校长高新波,贵州大学副校长漆思,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季庆阳,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蔡固顺,四川大学文科讲习教授任晓明,山西大学哲学学院魏屹东,厦门大学哲学系主任朱菁,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闫坤如等50余位与会学者。参加开幕式的还有来自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以及学校人工智能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等单位的多名师生。

张新亮代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问候。他指出,人工智能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也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战略科技方向,对其中重要的理论问题须开展文理融合的跨学科研究。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理工类高校人文学科特色发展之路,围绕人工智能相关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哲学与信息科学相融合的学术探索。本次跨学科工作坊围绕“可解释性”这一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问题展开讨论,是促进哲理融合、推动理论创新的重要平台,将深化对人工智能的基础性问题的思考和理解,为构建下一代更可靠的人工智能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张金高代表省社科联对本次跨学科工作坊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他指出,大力发展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促进我省的高质量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推进人工智能的理论研究,需要展开文理交叉的跨学科、多角度的创新性探索。作为省社科联2023年度的“陕西省社科界学术活动资助项目”,本次工作坊的成功举行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胡志强在致辞中表示,面对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所提出的挑战,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理性反思能力对人类之命运进行把握。本次“科学解释与人工智能”的主题正是希望从对科学解释的研究中,为可解释的人工智能提供反思资源,其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是元解释的问题,对这一问题以及相关问题的讨论将为构造可解释的人工智能提供助力。

开幕式后,焦李成、高新波、漆思、朱菁、邱德钧、张蓬等与会专家分别围绕“ChatGPT面临的十大挑战”“人工智能的瓶颈问题与人才培养”“智能与智慧之间的关系”“可解释性与因果推理”“哲学解释学与可解释性问题”等主题,作本次工作坊的主题报告。

6月17日下午,与会学者分别围绕科学哲学中的可解释性问题及其当代转换、如何构建可信赖的人工智能、XAI问题的技术与理论挑战等主题,在三个分会场进行了小组报告和讨论。

6月18日上午,四川大学哲学系任晓明、山西大学哲学学院魏屹东、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闫坤如、西安交通大学王珏分别就可解释性与第二次因果革命、人工智能的“黑箱”问题、可解释人工智能的哲学反思以及算法伦理等问题作工作坊第二次主题报告。随后,与会学者还就可解释性问题进行了圆桌讨论与交流。

18日中午,人文学院举办了本次工作坊的闭幕式环节。闭幕式由人文学院党委书记李文兴主持,厦门大学哲学系主任朱菁、人文学院院长石福祁分别致闭幕辞。朱菁表示,本次会议为各界学者学术交流提供了良好平台,同时对不同哲学流派与人工智能的学术联系进行了展望。石福祁表示,本次学术盛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各位与会学者的坦诚交流和思想贡献,并邀请各位与会学者再来西电进行学术交流。

本次工作坊围绕科学解释这一科学哲学的传统议题,及其与人工智能的可解释性之间的理论关联等学术前沿问题展开跨学科深入研讨,在学界反响热烈,取得了积极的学术成果。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