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高校驿站 > 校园传真 >

看到光、成为光 他们为乡村教育带来多彩“数智课后”

2023-11-29 19:0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看到光、成为光 他们为乡村教育带来多彩“数智课后”

——记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特等奖《数智课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数字赋能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的策略构建与实证研究》

■记者蒙少华

“走出农村不是摆脱农村。我看到了光,就要去点亮更多孩子的梦。”10月30日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研究生、“数智课后”学生科技成果转换团队项目负责人党奇伟,作为特等奖团队代表,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总决赛的路演现场进行项目展示。

此时,他们团队提出的“以数字化手段赋能欠发达地区课后延时服务”的理念已经应用于陕西蒲城县县域16所学校,基于理念撰写的提案也参加了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大赛,获得“最佳提案作品”奖。

赛后接受采访时,团队负责人党奇伟感慨道:“获得特等奖离不开整个团队的努力和团中央、蒲城团县委、教育局以及学校各部门的共同支持,特等奖是属于大家的。”

薪火相传,以支教接力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2021年年底,党奇伟经过学校统一选拔,顺利加入西电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前往陕西渭南蒲城县孙镇初级中学支教。

作为助力县域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学生队伍,自2013年起,研究生支教团先后赴汉中市汉王镇、渭南市蒲城县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接力,他们充分发挥学校电子信息学科优势,以“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科创小屋”为阵地,常态化开展科普教育、组织创客培训、设计课程教材、构建育人体系,摸索出一套充满西电特色、符合当地教育实况的教学方法,也慢慢形成了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西电方案”。

在蒲城县,党奇伟与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们共同承接起支教团薪火相传的使命担当,积极参与学校育人工作。他们结合自身成长经历,通过励志演讲、课堂思政等方式引导学生勤学上进;创新课堂思政,用党史故事作为课堂知识的论证材料,引领学生爱党爱国;注重趣味教学,通过编创趣味案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但是,随着跟学生们的接触日益密切,党奇伟也慢慢发现,相比城市地区,乡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有限,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简陋,在“双减”政策下,很多乡村学生在课后延时服务中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相对较低。

“如何改善这一现状呢?”党奇伟不由得深思,“如果能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利用数字技术,为助力乡村教育均衡发展做一点贡献,那就再好不过了!”

使命在肩,以调查研究寻求教育均衡发展解决方案

2022年春节前,和党奇伟有着同样想法的大学生,集聚在西电创新创业学院201教室。

“当前欠发达地区的课后延时服务现状究竟如何,问题的症结该如何破解?”

“以数字技术改善欠发达地区的课后延时服务,是否可行?又该如何开展?”

“确定好调研方向,那调研地区、调研方法的选择上,该如何考量?调研问卷又该如何设计?”

从明确“数智课后”的大致思路,到确定项目执行的重难点问题,以及落实每一个调研细节,这群斗志昂扬、平均年龄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开始围绕着一个又一个问题开始交流与探讨,并在寻求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老师的专业指导后,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调研思路、调研方法,“数智课后”学生科技成果转换团队也初见雏形。

在调研团队和问卷设计上,他们选择依托校团委学生模拟政协协会,通过实地调研、访谈、线上线下问卷调研等形式,围绕教师上课模式及课程丰富度、学生学习成果、家长对教师满意度和意见建议等问题展开调研。调研范围上,则依照各县(县级市)的人均GDP将国内欠发达地区分层,同时结合团队成员生源所在地、支教团志愿者所在学校,选定河南信阳、山西晋中、四川凉山、陕西渭南、云南昭通为调研地区。

周密的计划和准备之余,他们仍然在调研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难题。“最大的困难在于调研,线上转发问卷有些同学觉得占用朋友圈不好意思,线下调研更不好意思张口,克服不了社交恐惧症”,光电工程学院本科生、团队成员高飞分享道。

“刚开始我们发放问卷时,由于调研经验不足,没有向调研群体解释清楚问卷调研的注意事项,很多人只是把填完这份问卷当作一个任务,导致统计出的数据不符合事实,问卷只能作废”,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本科生、团队成员高若萌说,“后续我们及时进行调整,要求所有成员发放问卷前,必须保证调研群体知悉调研的内容、意义,优化问卷形式、规范填写要求,最大可能保证回收问卷的有效性”。

“要了解实际,就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历时一年多,“数智课后”学生科技成果转换团队的足迹最终遍布欠发达地区5省28县118所中小学校,收回有效问卷33782份,回收率达91.86%。通过调查他们发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课后服务课程设置单一,科创、美育等领域师资配备不足,社会团体进校园频次很低,对信息化设备的利用也不到位。

团队成员高若萌说:“依托西电在电子信息领域学科特色,我们提出了以数字化手段赋能欠发达地区课后延时服务。如,聚焦‘开什么课程’,可以分类构建数字课程资源库;‘怎么开课’层面,通过虚拟课堂和共享课堂提升课堂趣味性;‘谁来开课’方面,双师课堂可以作为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尝试。”

同时,他们团队提出了政、校、家、社四方协同的“数智赋能”方案,其中,政府可以联动科研单位加强学校数字化设备配备,将中西部地区教师课后服务纳入学校工作考核中;学校建立多元化的在线学习模式,加强数字化设备日常培训;社会团体提供学习共享平台,高校组织、志愿服务组织为中小学提供人力资源;家委会与学校和教师保持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展,对服务质量进行实时监督反馈。

初心不改,以笃行不怠推动乡村教育展新颜

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数智课后”学生科技成果转换团队项目提出的这一方案,获得哲学社会科学类赛道全国特等奖。这是西电时隔18年再获“大挑”特等奖,首次在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赛道取得特等奖“零”的突破。

提及这次获奖经历,团队成员高若萌坦言:“网信院在支教方面多年来积累了很多经验,学院的马建峰教授、张美茹书记以及马院的夏永林教授在项目规划、团队备赛过程中都给了我们很多点拨。同时,学校定点帮扶工作办公室开展‘数字支教’工作,让我们有机会参与到支教工作,有助于开展项目调研。”

目前,“数智课后”学生科技成果转换团队项目方案已经成功应用在蒲城县16所中学,蒲城县课后延时服务课程种类平均增加4种,数字设备利用率从36.4%上涨到76.2%,共享教师开课次数从1次/周上升为11次/周,社会团体引入频次从2次/年上升到26次/年,蒲城县县域各家校师生满意程度从43%提高到70%,满意度提高27%。

“作为团队的一员,能够见证并且推动着农村孩子们在课后延时服务中拓展兴趣,真的替他们开心”,外国语学院本科生、团队成员王璐瑶道。

2022年12月,蒲城县教育局向“数智课后”团队发送反馈鉴定信,肯定“你们提供的方案建议和落地措施,为基础教育带来提升和进步”。此前,团队负责人党奇伟也受邀参加了陕西高校毕业生建功立业先进事迹报告会,讲述项目开展过程中的故事。“项目受到多方认可,这充分表明我们工作是有价值的,我们团队更多地感受到的是使命在肩、任重道远”,党奇伟如是说。

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始终把乡村振兴工作作为学校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全部22个学院党委对接乡村中小学校,形成以党建引领、结对共建的教育帮扶模式,不断激发蒲城县学生科技梦想。近些年来,支教团成员带领蒲城县孙镇中学团队在2019年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中斩获亚军,在2021年“少年硅谷——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成果展示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为全国唯一斩获一等奖的乡村学校;2023年蒲城县孙镇初级中学入选团中央“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也成为了陕西唯一入选的乡村学校。

乡村教育前进的每一小步都会改变一个又一个农村孩子及其背后的家庭。未来,无数西电学子将继续传承西电的红色基因,进一步聚焦欠发达地区的乡村教育,为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献计献策、贡献西电青年的青春力量。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