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先锋家园 > 团学新闻 >

长安大学赴陕西渭南 “精准扶贫路,文化先助力”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2018-08-23 20:02  先锋家园

2018年7月15日,长安大学地测学院"精准扶贫路,文化先助力"暑期社会实践队11名本科生团队齐聚中国皮影之乡----渭南市华州区,直面文化扶贫中的瓶颈问题,指向非物质文化传承,聚焦文化产业,深度剖析华州传统艺术文化传播成功案例,探究文化扶贫“华州实践”,共历时7天。

华州皮影俗称“灯影子”,源于西汉,成于隋唐,传于宋元,盛于明清,被誉为“中华戏曲之父”、“世界电影之祖”,堪称“中华一绝”,至今已2000多年历史。近年来,当地政府坚持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导向,在建立名录体系、传承人命名、遗产普查、重点项目保护和重大宣传活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现“逆袭”,赢得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充分认可和尊重,缔造了令人称奇的文化扶贫的“华州实践”,华州皮影文化产业已成为助推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为深入了解华州皮影发展现状,队员们深入先后到华州国际皮影艺术馆等实地,学习体验皮影制作与表演过程,通过街头采访、问卷调查,亲身感受老艺人的传承精神,挖掘文化扶贫一线的动人故事。同时,利用微信、微博、QQ等方式,记录和展示这些精彩、感人的故事和画面。在探访基础上,体会到了华州皮影文化传承面临的现实处境,感受到了政府等各界人士在传统文化所付出的努力。

实践开始前,队员们首先了解了身边的人对华州皮影戏的认知情况。通过在全校范围内做问卷调查,并做好访谈,统计总结同学们对华州皮影的了解认知情况,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通过问卷调研,队员们发现大多数同学对华州皮影一无所知,甚至一些渭南本地的同学对此也不甚了解。

填写调查问卷

7月17日,在实践第一天,队员们对当地居民开展了街头调研访谈。队员们顶着烈日,跑遍了大半个华州区。这次街访中,队员们认真做好了笔录,也与当地群众进行了心灵上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真切感受他们的所想所求。通过对不同的人群进行普查,力求调查结果的准确性,能更真实地反映群众的呼声。经过问卷调研以及街头采访,队员们发现华州皮影的影响传播力甚微,而新兴文化产业的兴起对传统艺术文化传播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使得年轻一代人逐渐对于皮影等传统文化失去了兴趣。

采访当地居民

7月18日,社会实践队动身前往华州国际皮影生态园,了解华州皮影的起源发展,皮影的制作工艺以及皮影艺人的表演技巧,亲身体验皮影制作与皮影表演过程。解说员赵晓航先生带领队员们参观整个生态园并做了详细讲解。在此过程中,队员们向赵先生提出了自己对于皮影方面的疑问,赵先生耐心地为队员们做了解答。接着,队员们观看了影源文化——华州老腔的演出,并欣赏了皮影表演,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闲暇之余,队员们陪老艺人们聊天,听他们讲自己和皮影的故事。皮影园园长王爱香女士谈到:“皮影现在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就是传承问题,耗时长、难度大、主题陈旧使得年轻人不愿意去学习皮影,皮影学员的数目少之又少,真正能传承这门手艺的人最终寥寥无几,而缺少政策鼓励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皮影表演

采访老艺人

采访皮影学员

7月19日,社会实践队前往华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局,采访了梁主任,梁主任热情地回答了队员们前一晚精心讨论准备好的有关华州皮影的问题,并举出了一些政府部门的工作事例来帮助队员们更好地了解华州文化扶贫政策。在访谈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了当地的文化扶贫政策,深深体会到了华州皮影现如今所面临的艰难处境,同时也感受到了政府等各界人士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所做出的贡献。梁主任还表示:“政府现在已经在上生活给予老艺人支持,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来保护华州皮影的发展与传承;相关部门也已经将传统文化与新型产业相结合,并逐渐形成了与皮影相关的文化产业,以期带动皮影以及当地经济的发展。”

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展座谈会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是党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队员们一致认为,华州皮影文化产业的发展实践,是政府文化扶贫的典型案例,是当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生动样本。但同时,希望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将华州皮影这一中华传统文化与新型文化产业相互融合,提升皮影文艺原创力,推动皮影文化创新,加强皮影文化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皮影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皮影文化创作人才,形成相得益彰、互惠共赢的生动局面。

实践团队与华州皮影艺术团合影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