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7日至16日,长安大学赴陕西佳县“情牵脱贫攻坚·双手助力前行”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佳县多地,进行了为期十天的暑期社会实践,助力佳县多方位产业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长大学子的一份力量。实践由信息学院辅导员曾晓阳带队指导,各系学生共17人参加。
实践团队抵达榆林火车站
旅游资源,经济发展的促进剂
7月7日,实践队到达佳县旅游产业文化代表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白云山,开展旅游产业调研。通过对景区工作人员以及周边村民的采访,队员们了解到,近年来客流量的增加归因于景区设施完善以及文化传承的继承和发展。企业在景区内开展多种经营模式,全方位满足特定目标客户的需求,大幅提升了景区服务档次,扩充了服务内容。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区域的知名度;但同时旅游形式较为单一,在创新和增强吸引力方面有待提高。
指导教师采访白云山景区工作人员
实践团队与当地白云山景区村民交谈
7月8日,实践队前往神泉堡革命纪念馆开展旅游业扶贫调研。除了关注自然旅游资源,实践队还着眼于佳县的红色旅游资源。听着纪念馆内讲解员的讲解,队员们深深为当年先辈们的革命精神所感动,同时队员们积极为解决红色旅游资源的不充分利用问题进行思考和意见反馈。
队员参观神泉堡革命纪念馆
红枣产业,特色产品助力发展
7月8日,在指导老师曾晓阳带领下,实践队前往朱家坬镇泥河沟村开展当地红枣产业的扶贫调研。万物因地制宜才能发挥其最大利用价值。陕北高原的特殊地形地貌与气候环境决定了当地的农副产品以红枣产业为主。泥河沟村被称为“天下红枣第一村”,以红枣产业享誉全国,泥河沟村党支部书记武正生热情接待了队员并带队走访了枣园以及村里的种植基地并详细介绍了村红枣产业现状。通过扶贫调研座谈会,双方就当地各产业发展以及创新特色扶贫模式进行深入交流,武书记指出现阶段遇到的主要问题为红枣的质量以及销售渠道问题。队员们纷纷建言献策,给出如缩小中间渠道的转手,加强线上销售模式等可行性方案构想。
泥河沟村村委书记带领队员们在村中走访
扶贫调研座谈会现场
教育扶贫,支教山村共谋发展
7月9日至15日,实践队在佳县王家砭镇程家沟村希望小学,进行为期一周的爱心支教。7月8日支教前夕,实践队前往佳县县委,团县委副书记曹璐为实践队简单介绍了支教学校的概况并对此次的支教活动表示支持。7月8日下午6时,团队抵达程家沟希望小学,与学校领导和相关负责人开展了见面座谈会,希望小学张校长对此次支教表示欢迎和支持,潘老师与实践团队就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计划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佳县团县委副书记曹璐与实践团队合影
希望小学张校长主持支教活动见面座谈会
在为期一周的支教中,团队共开展了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书法、音乐、舞蹈等在内的13门课程,从文化课到素质课,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从学习到生活,全方位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课堂到人生,用理想激发孩子们拼搏进取的精神。
放学前全体队员和孩子们齐聚操场进行点名
实践队员雨中护送孩子上学
指导老师为孩子们上课
7月13日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晏、团委书记丁芝娟、团委副书记杨加玉一行前往陕西佳县王家砭镇陈家沟希望小学,慰问实践队队员,并参与到活动中来。
筑梦前行,乡村教育探求新出路
7月11日晚,实践队与程家沟希望小学常驻支教志愿者邱超展开支教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探讨与孩子们沟通交流的最佳方式,努力探索山村留守儿童教育新思路。邱老师详细讲述了自己近四年来的支教生涯,谈到当地贫穷以及教育欠发达的重要原因—思想落后这一问题时,邱老师感慨万千,“孩子们的成长也因此而缺少呵护与关爱,从而很难能够摆脱自己穷苦的命运。支教工作就是为孩子们种下希望的种子,之后继续呵护它茁壮成长。”
邱超老师支教经验交流会现场
责任与使命,第二课堂的成果
7月15日,支教生活已临近尾声,实践队员带领孩子们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汇演,既作为支教活动的总结,也作为送给孩子们最美好的祝福。汇演中,队员和孩子们各展其长,默契配合,阵阵欢声笑语吸引了很多村中人驻足观看。孩子们纯真朴实的歌声是对支教生活成果的最好诠释,是对实践团队最好的奖励。
实践团队与孩子们合唱《我的未来不是梦》
孩子们精心准备的话剧表演
全体孩子们表演手语舞《感恩的心》
为期10天的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奔赴扶贫一线,开展交流座谈,搜集一手资料,形成调研报告,与一线扶贫干部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旅游业、特色产业、乡村教育等领域为佳县脱贫攻坚贡献了长大信息学子的一份力量。
支教结束前夕在教学楼前的合影
供图、供稿:长安大学赴陕西佳县“情牵脱贫攻坚·双手助力前行”暑期社会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