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先锋家园 > 院系动态 >

资源学院:李永军教授做客长安大学“经纶之辨”导师论坛

2016-11-30 16:57  先锋家园

2016年11月29日下午,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永军教授在雁塔校区资源楼伯声报告厅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寻找古亚洲洋消失的踪迹”的学术报告,资源学院院长李荣西、副院长焦建刚和刘云华、教师代表杨志华等老师以及近120名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报告会由资源学院副院长王晓峰主持。

李永军教授主要从古亚洲洋为什么会消失?什么时候消失?怎么消失?和消失的确切位置四个方面进行了报告。首先介绍了古亚洲洋所处的位置以及在390Ma和306Ma时期的变迁情况,指出古亚洲洋消失之后由于造山运动最终形成了今天的中亚造山带,而古亚洲洋最后消失的时间和地区一直是学术界争议较大的议题。李教授指出,目前主要的争议是关于新疆地区、甘肃北部以及华北地区无地层记录,无法说明古亚洲洋消失的具体时间和区域。接着,李教授详细介绍了所带领的团队近年来野外地质调查的结果,并指出内蒙古-东北无古亚洲洋地层记录,与塔里木板块有关的南天山洋也在早古生代时期完成关闭,因此团队最终将区域锁定在哈萨克斯坦与准噶尔之间,并列举了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结果加以佐证。随后,李教授介绍了国内学术界关于古亚洲洋最后消失时间的一些主要观点,并提出了自己所在团队的观点,即古亚洲洋在石炭纪晚期已经关闭,但在二叠纪仍有滞后弧,并对此进行了详细的佐证与说明。最后,李教授对西准白杨河组二叠纪早期滞后弧型火山岩及岩墙群作了详细的介绍,并提出白杨河组火山岩是滞后弧火山岩而非大火成岩,这为古亚洲洋最后消失的时间和区域的确定提供了有力地证明。

李永军教授主要从事构造地质学、区域地质学、火成岩地球化学和大地构造学领域的教学与研究,近20年来,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原地质矿产部科技项目、国土资源部科技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等20多项,其中“西秦岭造山带的建造与地质演化”评为国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得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奖。发现了甘肃天水柴家庄中型金矿床和甘肃西和县葫麻地小型金矿床和新疆巩留库勒萨依钼矿床,为地方经济有重要贡献,获得国土资源部地质科技成果奖1项、地质找矿奖1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成果奖等2项。在岩石学报、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地质与勘探、地质地球化学、矿床地质、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长安大学学报、地质通报等刊物发表科学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2部。

王晓峰副院长主持报告会

李永军教授作报告

会议现场

供稿:余东洋 供图:师震审稿:王晓峰 网络编辑:薛冬钧 责任编辑:荆琳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