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砥砺奋勇前行,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7月29日,长安大学实践团队赴西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习先辈之魂,扬青年之神”实践教育活动。
跨入“八办”纪念馆,实践队立刻感受到一种返回精神家园的亲切和熟悉,一种远离尘世喧嚣与浮躁的美深深感动着实践队员。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革命伟人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正是在这些普通甚至简陋的农家小院里,革命领导人虽衣着朴素,粗茶淡饭,却指挥了震惊世界的诸多战役,并取得全面胜利。
当实践队顺着狭窄陡峭的木质楼梯下到“八办”的一个地下室时,不禁对面前的景象发出惊叹——在地下室的中间有一口一人多高的深井,而井中放置的是一部发电机。在国共对峙的11年里,就在此处秘密的向革命最前方运送了大批革命爱国人士的相关资料。这是整个“红色桥梁”的无线纽带,为壮大革命力量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面对眼前的情景,实践队不禁感慨万千。革命先辈为了革命胜利,即使身处恶劣危险的环境中却依旧辛勤忙碌的工作场景,仿佛就在此时实践队眼前,敬佩之情不禁涌于每个人心中。
跟着讲解员继续走,实践队又来到了历史照片展览大厅。讲解员娓娓地讲述着“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所经历过的历史变迁,在她的讲解中,实践队的心也随着“八办”的兴衰发展而此起彼伏。大家围着“八办”的微型布局模型各抒己见,彼此交流着各自对我党历史事件的心得体会,抒发着难以抑制的缅怀之情。在那座平静的展览厅里,虽然每一张照片都发黄、模糊了,却依然使实践队久久伫立观看,好像那鲜活的身影就在眼前闪现。闭上眼睛,他们在长空飞舞,在历史的舞台上向我们挥手。
在革命博物馆里,大家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观看了展出的历史实物、珍贵图片和文献资料,深切地感受着革命先烈们为了人民幸福、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忠贞不屈、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在将军厅内,大家瞻仰了洪学智、皮定均、徐立清等59位将军的戎马生涯。在鲜红的党旗前,全体党员同志庄严地重温了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
通过这次实践,实践队重温了党的光辉历史,缅怀了革命先烈的艰苦生活,又一次的回顾了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体会了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研究历史无非是为了现实和未来。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有良好学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发扬创新精神,要学以致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
经典事件-历史的转折
了解革命历史
踏入革命圣地
长安大学赴陕西省西安市实践团队
重温入党誓词
供图供稿:长安大学赴陕西西安暑期社会实践队
审核;邹东晓 网络编辑:孔德诚 责任编辑:荆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