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9日,长安大学赴陕西省西安市南徐寨村“精准扶贫,汉风弘扬”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由汽车学院2014级辅导员翁琳源老师跟队指导。在为期十天的实践活动中,15名实践队员被分为扶贫与汉文化调研、“西汉长廊”绘制两个小组。在两组队员的密切配合下,本次实践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7月10日9:00,实践队集体乘车至西安市南徐寨村,实践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南徐寨村党支部书记韩志强对“精准扶贫,汉风弘扬”实践队及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南徐寨村的基本情况。作为丝绸之路的原点村,南徐寨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由于多年来国家对这一区域实行“文护优先、限制大规模发展”的政策,使得南徐寨村的经济水平始终得不到有效提高。
实践队通过对南徐寨村的基本情况和历史文化的了解,从具体出发,分三个阶段同步开展了调研和村容村貌改造工作。
在实践活动开展的第一阶段。调研队队员深入到村民家中进行贫困及汉文化调研,一共走访24家住户,对当地情况有了初步认识;同时,“西汉长廊”绘制小组在积极听取了南徐寨村委会的建议后,完成了对墙画布局的整体设计,并着手绘制了五面文化墙。7月12日中午,实践队初期总结会议在南徐寨村委会召开。实践队指导老师翁琳源听取了相关负责同学的汇报后,对实践队初期工作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并对下一阶段工作做了大致的安排和部署。
在实践活动开展的第二阶段。调研队进一步深入村民家中和街头巷尾,在进行贫困和汉文化调研的同时,认证听取并记录了村民们对南徐寨目前情况的意见建议,协助村委完成了社情民意调查; “西汉长廊”绘制小组扎根文化墙下,继续进行墙画绘制。7月15日晚,实践队中期总结会议在南徐寨村委会召开。翁琳源老师出席本次会议并倾听了实践队员们的反馈和工作汇报,同时针对具体情况做了进一步的工作安排。随后,实践队与南徐寨党支部及部分村民举办了联谊活动,此次联谊在增强了实践队与南徐寨村之间的友谊的同时,也为下一步实践队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实践活动开展的第三阶段。调研队完成了对74家住户的走访工作,受访人数累计达145人次。在完成调研记录的整理工作后,调研队协助“西汉长廊”绘制组超额完成了既定目标的墙画绘制工作,共计完成33面文化墙的绘制,为南徐寨的汉风文化建设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的同时也得到了南徐寨村党支部及过往村民们的一致好评。7月19日中午,实践队召开最后一次总结会议,韩志强书记出席了本次会议。一方面,韩书记对实践队的工作成果及实践队队员坚持不懈的精神表示了高度的赞扬。另一方面,实践队与韩书记进行了工作汇报和交接。至此,为期十天的“精准扶贫,汉风弘扬”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结束。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以“精准扶贫,汉风弘扬”为主题,一方面很好的改善了南徐寨村的村容村貌,为“丝绸之路原点村”的下一步发展和当地汉文化的进一步弘扬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响应了国家“喜迎十九大,实现中国梦”的号召,使得大学生深入社会,走进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实践中磨练品质、增见识、长才干,坚定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放飞青春梦想。
实践队员到村民家中进行贫困调研
实践队员听90岁抗战老兵讲述村里流传的汉代故事
进行西汉长廊墙画的绘制
总结会议上队员们积极与老师沟通交流
与当地村民的联谊活动
6)实践队在南徐寨村委会门口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