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团儿童服务部两名干事随志愿人员一同前往“千千爱特殊教育培训中心”,对机构负责人丁常玲老师进行专访。
下午1点出发,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采访人员于2点到达千千爱培训中心,与丁老师进行了亲切深入的交流。丁老师是千千爱培训中心负责人之一,为特殊儿童的康复工作做出了突出的奉献。其最初创办宗旨是帮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使他们受到科学全面的康复训练,发掘其潜力,帮助家长了解儿童发育的知识,掌握正确的方法,倡导社会关爱、帮助这部分群体。今天我们主要针对自闭症儿童的相关知识和千千爱培训中心的发展进行专访。
采访人员:丁老师,您好。您能给我们科普一下与自闭症儿童有关的知识吗?
丁老师:同学你好,今天很高心有这样一个机会给大家说一下有关自闭症儿童的的知识。首先我给大家纠正一个误区,那就是部分人们认为自闭症是一种病,其实“自闭症”并不是“病”,而是一种“精神类”残疾,是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又称为“孤独症”。主要特征是思维混乱,社交能力弱,并且根据程度的轻重,专家将其分为轻度自闭症,中度自闭症和重度自闭症。他们通常对周围漠不关心,兴趣狭隘,但有时在某一方面可能超于常人。但通过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的手段就有可能帮助自闭症完全恢复。
采访人员:您当初为什么会产生建立千千爱特殊教育培训中心的想法的呢?
丁老师:大家应该知道自闭症儿童会对一个家庭产生很大影响,尤其是家长们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压力,这对于儿童的发展会有所阻碍,甚至是产生一些不好的后果,因此千千爱培训中心的建立可以为自闭症儿童的恢复发展提供一个场所,帮助家长掌握照顾自闭症儿童的方法,并提高与其交流沟通的能力,同时也希望引起社会上爱心人士的关注,让更多的人关爱他们。
采访人员:那我们机构从建立之初到现在,对自闭症儿童有哪些帮助呢?
丁老师:首先我们机构对儿童的照顾是全日制,我们的老师会辅导孩子完成一些简单的功课,和孩子一起画画,在运动课上让孩子练习蹦跳,走独木桥等一些有助于提高他们学习能力的活动。同时也会不定期组织外出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增强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培养他们动手操作,自我完成任务的能力。
采访人员:老师,您感觉近年来我们机构的发展与您最初的意向相合吗?
丁老师:其实在“千千爱特殊教育培训中心”建立的9年间,其发展还是有目共睹的,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和完善,我建立之初的愿想也在逐步实现。尤其是“融合学校”的出现,0~16岁自闭症儿童的12000元的补助,“阳光家园”行动和社会上志愿团体的援助,对于缓解机构资金和人员上的压力、促进机构发展有很大帮助。
采访人员:那您对于我们千千爱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期望呢?
丁老师:其实自闭症儿童包括其他问题儿童更加需要我们的帮助,我希望我们机构接下来会有更加充足的物资、人员来支持这项事业做下去,我们的基地各种设施会更加完善,我更希望“融合学校”的出现不是一种形式,而是有更多的特殊教育人员、志愿者参与其中,帮助自闭症儿童的恢复和发展,当然这需要大家的一起努力。
采访人员:的确,志愿者团体是帮助自闭症儿童的重要群体。您知道,我们长安大学经管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团儿童服务部志愿者已做过多次志愿活动,您对我们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吗?
丁老师:嗯,十分感谢我们长安大学大志团的志愿者们,他们的志愿活动给予了我们很大帮助,尤其是在完成志愿活动后会在微信上推送的新闻稿和志愿者感言,无疑是很好的宣传与帮助。同时我希望社会各界志愿者团体能更积极参与其中,无论是志愿活动,物资捐赠还是社会宣传都是对于这项公益事业的奉献。
采访人员:那最后您对于这项公益事业有什么希冀和憧憬呢?
丁老师:我希望这项事业能为自闭症儿童提供更加全面、完善的康复环境,同时社会各界人士,企业组织能投入其中,为自闭症儿童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也希望我们的孩子能一步步快乐成长。
采访人员:十分感谢丁老师帮助我们加深对这部分群体的理解,其实我们大家都看到您对于关爱自闭症儿童这项事业所付出的汗水与努力,尤其是通过刚才您接的电话,我发现所谈到都是关于自闭症儿童的,您整天也是为了这项事业东奔西跑,为了给他们提供一个更好的环境而努力。我也希望您能实现您对于我们机构未来发展的期望。
我相信我们的家园上只要存在自闭症群体,帮助关爱他们便是永恒的话题。我希望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关爱儿童的成长,这是一个过程,过程是漫长的,但是需要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和坚守,愿每一个人都能献出自己的爱心,传递手中的力量,给自闭症儿童一个美好的未来。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共青团经济与管理学院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