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一个在神州大地家喻户晓的名字。“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这是雷锋曾在日记里给自己写的三个问题,也诠释了他的一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雷锋精神不但没有被时光所掩埋,反而历久弥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它的内容不断变化,却从未远离“为人民服务”的核心。在宝鸡人身边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怀揣着雷锋精神,在不同的岗位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用自己的方式践行为人民服务的誓言。
危难关头 挺身而出的“雷锋”
马阿龙是宝鸡市陈仓区周原镇高里村一组村民,2020年11月15日上午10点多,一名老人在陈仓区东关街道大王村附近不慎掉入引渭渠中。他驾车行至附近时,听到有人呼救,便急忙下车查看。
由于水流湍急,落水老人在挣扎中已经被冲出了数十米远,还在水中不断沉浮,情况万分紧急,马阿龙没有多想,便脱掉外套一头扎进水中向落水者游去,瞅准时机一把将老人抓住。此时,岸上的群众找来绳子扔向他们,他一手紧紧抱住落水老人,一手使劲抓住绳子,在周围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两人终于上岸。
爱在左,善良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像马阿龙这样见义勇为的宝鸡人还有很多,出租车司机李建国冲入火场勇救受困群众;营救落水者的“最美情侣”王旭、李晨阳;勇救轻生者的环卫工人刘建锋……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宝鸡人,才让无数意外化险为夷,他们让宝鸡这座美丽的城市正义感十足。
扶危济困 助人为乐的“雷锋”
“乡亲们,看我手里的穴盘,漂浮育苗分为八个步骤……”太白县咀头镇拐里村的杨锦龙钻进自家的蔬菜大棚,端来小板凳,在上面支好手机,调整好镜头角度,通过网络向村民讲授穴盘灭菌、拌土调整干湿度、装穴盘控制松紧、点种深度、水温测试、酸碱度、催芽等育苗技术。
自2013年在村里成立北川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以来,杨锦龙每年帮本村、邻村的村民们往西安、南京、成都等地销售蔬菜2000多吨,还为37名残疾人总计发放分红现金18500元,发放化肥种子等农资2万吨。2019年他为拐里村、塘口村的37户贫困残疾人免费赠送了18万株种苗、74袋化肥,帮助贫困乡亲走上致富路。
我们身边总有些人被贴上“好人”的标签,他们古道热肠却也默默无闻,这些“好人”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总把“助人为乐”当做一种心态和信念。自2020年以来,宝鸡先后表彰了杨锦龙、李晓会、冯金平、颜高亮等一批助人为乐的“宝鸡好人”,他们用实际行动,谱写了许许多多温暖人心的宝鸡故事。
身残志坚 励志自强的“雷锋”
“志气一旦树立起来,致富的办法和干劲自然就有了。”这是岐山县益店镇张候村残疾人贫困户张同科最常说的一句话。母亲早逝,弟弟聋哑,初中还没毕业,张同科便辍学回家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后来,张同科成家,能让一家人吃饱穿暖成了他最大的心愿。45岁时,张同科在私人作坊打工,不幸被轧了双手,只剩两个大拇指和手掌。双手受伤残疾,但家里还有六口人等着吃饭,这让张同科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身残志不残的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岐山县医院,想找一份搬运药品打扫卫生的工作。恰巧遇到一位脑出血患者的家属正急着寻找护工,张同科急忙上前介绍自己。之后,细心周到的护理和视病人为亲人的态度,让张同科的护工工作有口皆碑,找他做护理的人越来越多。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宝鸡市文明办工作人员马蓉告诉记者,2020年,宝鸡市总共评选出4名励志自强的“宝鸡好人”,他们向大家证明,努力去创造幸福,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就会拥有精彩的人生。
守护家庭 孝老爱亲的“雷锋”
今年57岁的杨玉前是太白县鹦鸽镇寺院村一组村民,他的家中有年近八旬的父母和体弱多病的舅舅,还有一个无血缘关系并患有精神疾病的聋哑哥哥,自己还有三个未成年的孩子同样需要照顾。面对这样一个多舛困顿的家庭,杨玉前和妻子没有气馁,他们同心同力,撑起了这个九口之家。
为了家人能更好地生活,杨玉前多方筹备,建成了肉牛养殖场,并承包土地10亩,种植经济作物和饲料,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2018年,杨玉前被太白县委、县政府评为太白县第二届道德模范。
据了解,自2020年以来,杨玉前、李小兰、王拴荣等七人先后被评为“宝鸡好人”,这些守护家庭、孝老爱亲的典型模范,也成为群众心中的榜样。近年来,宝鸡市大力弘扬好人精神,培育好人文化,让每一个“身边好人”成为一面向上向善的旗帜,也引领着全市人民群众传承文明新风,为建设文明宝鸡提供了坚强道德保障和强大精神动力。
雷锋,曾给我们种下过一颗叫做“奉献”的种子。如今,这颗种子已长成了千万棵大树,为人民遮风避雨。在宝鸡,还有许多“雷锋”的故事未完待续,他们秉承着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守护着宝鸡“崇德尚礼、和谐包容、闻鸡起舞、开放创新”的城市精神。(记者 汪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