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公路管理局金渭公路管理段十公里道班的女职工们在清理水沟。
近日,乍暖还寒。秦岭山脚下的野桃花已经绽放,但山上的积雪还未消融。
穿上橘色的标志服,戴好帽子、口罩、手套,“走,上路!”当天8时,刘秀玲按照惯例,在班前会上安排完当天的工作,再三叮嘱大家注意安全后,便带着一众姐妹登上了公路养护车。
车上这支女子队伍,便是宝鸡公路管理局金渭公路管理段女子道班——十公里道班。刘秀玲任班长,全班除了1名男司机外,其余11名职工均为女性。
十公里道班班址位于宝鸡市渭滨区神农镇太平庄村,班上主要负责省道212陇凤线上13.46公里的公路养护工作。这段路是从宝鸡入川的唯一危化品运输道路,通行的多是载重30吨以上的重车;这段路沿线有多个著名景点,每逢节假日,日均通行车辆都在1万辆以上;这段路连接市政道路和秦岭省道,路况复杂,天气多变。养护这段路,任务重,难度大。可这并没让女职工们退缩。她们相互照应,团结协作,凭着一股不服输的拧劲儿和对公路特有的感情,默默坚守。
2019年盛夏,山上路面温度近60摄氏度。用刘秀玲的话说,穿着鞋踩在地上都烫脚。盛夏时节,她们管护的路段出现一处长12米、宽9米的大坑,需要及时修补。那时班上只有6个人,但这并没有影响工作。
头顶骄阳,身边是100多摄氏度的热料,几个姐妹不停歇,一干就是5个小时,汗水顺着衣摆直流。“那是我记忆中最辛苦的一次。三伏天,我们抬着200多斤重的切割机切割,还要铲又黏又重的沥青。一天下来,姐妹们累得胳膊抬不起来、腰直不起来,拿筷子手都抖。”刘秀玲回忆道。
虽然苦,可大家却很乐观。平日脸花了,衣服脏了,这些让女性懊恼的事情,到她们这儿,一句“花猫”“泥猴”就成了缓解疲劳的玩笑话。
养护公路,在大多数人眼里是男人们干的体力活,但十公里道班的“铁娘子”们干得毫不逊色。春季打草时树枝、飞石溅到她们脸上、腿上,一天下来,身上到处都是瘀青;夏季清理水沟、涵洞,大家顾不上蚊虫叮咬,在只能侧身站立的狭窄水沟或只能弯腰进去的涵洞里,挥动着比自己还高的铁锹铲淤泥、垃圾;秋季清扫道路,她们无暇欣赏迷人秋景,前脚刚扫完的落叶,转身又铺满了路面;冬日除雪抛撒融雪剂,她们忍着融雪剂对皮肤的腐蚀,端起洋瓷碗,用手抛撒。
13.46公里长的养护路段,每天全线巡查2次;沿线水沟和32个大小涵洞,每月清理1次;8.7公里的钢板护栏,一周清洗1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人计算过自己一共走了多长的路。
巾帼不让须眉。经过锻炼,女职工们各个从“小娇娘”变成了“大力士”,女子道班的工作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有时甚至超过男职工。班长刘秀玲多次被宝鸡市授予十佳养路工、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十公里道班被宝鸡公路管理局授予“最佳道班”称号。
道班女职工的平均年龄在43岁,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但由于工作场所在山区,她们总是以班为家、以路为家,舍小家、为大家。母亲住院做手术,原本请了5天假陪护的统计员董军梅,第2天接到紧急任务电话,便义无反顾地返回工作岗位;女职工刘芳的丈夫一直援藏,孩子无人照顾,她就将孩子送到托管班;养护工杨惠的儿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妈妈能接送他上幼儿园……
家里顾不上照料,自己也顾不上打扮。爱美、爱干净是女人的天性,但与这群“女汉子”绝缘。她们整日穿着工服,素面朝天,每个人的手都还不及她们天天握着的扫帚把儿、铁锹把儿光滑。
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情,换来公路的畅通和“颜值”。十公里道班这支橘色“娘子军”,在秦岭绵延的公路上笑傲风雪绽芳华,用自己的坚忍和执着书写着不变的情怀和信念!(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