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娜
近日,全国两会期间,美育纳入中考范围再一次成为代表委员热议话题,引发全社会关注。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目前全国已经有多个省、市开始了中考美育的计分,分值在10分到40分之间。计划到2022年力争全覆盖,全面实行美育中考。学校的美育课如何能够发挥“以美育人”的教育本质?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支持:大势所趋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物质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人们对精神生活和美的追求必然会越来越高。提升孩子们美育水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势所趋。”3月8日下午,在某舞蹈培训学校送孩子来上课的家长赵女士说,以她家孩子学舞蹈为例,家长并不是为了让孩子以后一定考艺术院校或成为舞蹈家:“通过舞蹈训练,孩子们培养了坚持到底的毅力和韧性,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气质变化和自信心提升。将美育纳入中考,目的我觉得就是用‘考试’这根‘指挥棒’促进美育教育更好地落地落实。老实说,现在的孩子哪个没有从小学个乐器、舞蹈或者书画啥的,中考加个美育考试我认为影响不大。”
赵女士表示,美育教育不仅仅是让孩子培养一门特长或业余爱好。家长们更希望,艺术能成为孩子人生道路上终生陪伴的“朋友”。当他们遇到挫折、坎坷,感到沮丧、抑郁的时候,希望能通过画画、唱歌、弹琴、听音乐等多种方式进行排解、宣泄,能让他们平稳的度过焦虑期,内心能有更强大的力量。
担忧:加重负担
“我们不知道以后的考试形式如何,那是不是现在开始要给孩子报兴趣班了呢?学生的文化课负担已经很重了,再投入美育培训的话,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力不从心,时间不够用,经济负担也会加大。”采访中,除了上述担忧,不少家长对影响教育均衡发展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单位的扶贫点,那些在农村上学的孩子小学开始,就没有科学系统的接受过美育教育。城市里的孩子由于环境、家庭原因,从小就在接受这样那样美育课外班的培训,美育加入中考,对偏远地区的孩子不公平,这无法体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作为对青少年审美能力的培养,我认为通过应试技巧的形式去传授,达不到理想的目标。让孩子们培养对美的认知素养,需要专业的师资力量,系统、科学、分层次的教学体系。”多年在小学从事音乐教育的老师思阳(化名)告诉记者,自从去年《意见》印发,她一直在关注各试点城市美育进中考的推进进程。“我一直在关注这件事,从网上公开发布的美育中考试卷看,大部分地区都采取了填空、选择、简答等答题的笔试形式,艺术实操并未纳入考核范围。应付这样的考试,只要让学生背会就可以了,学生的审美素养、能力无法被评判,而作为教师的我们,专业技能也无处施展。”
专家观点:让评价体系更多元
针对家长的问题,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万丽君曾回应了额外报班的焦虑:“艺术课不需要再增加课时,就是要保质保量完成9%至11%的课时数,就足以让义务教育学生获得审美和人文素养。”
“美育课是对审美经验、审美感知、审美素养的教育,美育进中考是利用教育的指挥棒引导孩子全面发展,是对只重视文化课,不重视音体美所谓副课的强制推广,强行要求开足开齐美育课程,让所有义务阶段的孩子从小重视美育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用心可谓良苦。”市妇联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骨干成员、高级教师髙视惠表示,美育课并不能通过单纯的应试技巧去传授,让孩子们对美的认知需要专业师资、课时保证,也需要系统、科学、分层次的教学体系建设。
髙视惠说,教育改革尚需寻找更适合的方式和制度,这是解决教育公平、促进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出路,不能仅将美育课纳入中考一考了之。重视美育课肯定是对的,而且将来一定会加重美育课的分量。但美育要根据学生的兴趣、课程标准来开展,同时改革评价体系,让评价更为多元,绝不能一考了之。要避免把需要条件的,需要设备、设施的课程内容当作美育课的根本,一定要城乡兼顾,保证教育均衡。当然,未来的美育培养不能仅仅依靠学校的课堂学习,家庭、学校、社会要合力打造美育教育完整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