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企业生产经营相对稳定

2021-04-13 09:00  商洛日报

雷苹

大宗商品事关国计民生,涉及能源化工、金属矿产、农林牧渔等重要领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石。为了解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中下游企业的影响,国家统计局商洛调查队通过实地走访和电话调查方式,在全市抽取多家企业开展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国际大宗商品涨价对下游企业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对料重工轻的机械加工制造业影响较大,但目前企业生产经营总体相对稳定。

总体呈先涨后降趋势

调查队抽选山阳、商南、商州三县区的6家样本企业,调查对象涉及农副产品加工制造业和电器机械器材制造业两大行业,各3家企业,主要涉及钢、铜、硅、大豆油及核桃农副产品等原材料共计10种规格品。

调查结果显示,抽选的6家样本企业中,近期经营情况较好的企业2家,近期经营情况一般的企业有4家。2家企业近期工业品价格变化不大,总体呈先涨后降趋势;2家企业工业品价格呈上涨态势,到3月底涨幅趋缓;2家企业近期工业品价格持续上涨,涨幅明显。

工业品价格先涨后降的企业,其基本不受国际大宗产品价格上涨影响。调查显示,3家农副产品加工业中有2家企业认为,产品价格变化较小,大宗产品的涨价对企业没有影响。陕西智源食品有限公司、山阳县家金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反映,作为核桃深加工企业,2020年12月至今年3月,购进核桃仁及出厂的核桃制品均呈先升后降态势,其价格变动符合市场规律。核桃作为经济作物,其受众面不大且季节性很强,因此核桃制品季节性也相对较强。2月份临近春节假期,大众购买力增强,市场需求旺盛带动价格上涨。3月份,春节过后,大众需求相对降低,价格出现回落趋于稳定。预计在4月份,价格稳中有降。这两家企业的原材料核桃仁均来自本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因此国际大宗产品涨价对企业没有影响。

工业品价格呈上涨态势的企业,在3月份涨幅趋缓的企业,受国际大宗产品价格上涨影响有限。商洛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反映,其企业作为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厂家主要购进多晶硅,虽然自2020年12月以来硅价总体在上涨,但3月涨幅明显有所下降,且企业采取订单式生产,成本上涨的同时出厂产品价格也会随之上涨。商洛市朝阳金丝源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反映,前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及春节市场影响,大豆油价格一直在上涨,企业产量和销量有所下降,但因企业有一定存货、新冠肺炎疫苗推广使疫情有所缓解、且目前已过销售旺季,市场上售卖的大豆油除临近春节购买旺季油价上涨之后,目前价格几乎无变化。大宗产品价格上涨对企业影响不大,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进一步缓解、大众节日消费食用油类因素减退的影响下,预计大豆油价格稳中有降。

工业品价格涨幅明显的企业,受国际大宗产品价格上涨影响较大。2家企业表示,近期工业品价格延续上涨态势,且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价格下降的可能性较小,企业生产经营压力较大。

市场变化影响企业发展

利润空间缩减。陕西林强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反映,电缆属于料重工轻行业,铜材成本在电缆生产中所占比重很大,当铜价上涨时,电缆企业的原材料购置成本提高,为保证企业的正常经营,电缆企业需要适当提高电缆价格。但电缆行业处于饱和状态,市场竞争压力大,出厂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远远低于成本上涨幅度,从而导致利润下降。

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商南县天元新能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反映,天元是以钢附属品为主要原材料的不锈钢直管生产制造企业,其采取的大多是半年或一年期的订单式生产,价格确定之后一般保持不变。虽然销售市场相对稳定,但作为民营企业,因资金有限,日常原材料库存较少,一般随用随购,因此一旦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对企业影响就会增大。

资金压力显著增加。商南县天元新能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陕西林强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反映,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钢、铜价格都在一路飙升,企业作为直接下游,采购原材料通常需要现货现款。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采购同样的原料意味着要支付更多的货款,但在销售环节,一般是先货后款,客户支付订金的情况不多,这也就意味着整个生产环节需要自己先行垫付资金。作为民营企业,公司的资金本来就紧张,多数情况下会贷款购买原材料,材料价格上涨对公司的资金周转能力提出了更多挑战,也在无形中增加了经营成本,若回款出现问题,有可能出现利润难以支付银行利息的情况。

多举措变压力为动力

目前,我市企业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现状,纷纷采取相应措施,打出“组合拳”,化劣势为优势,变压力为动力,从而获得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契机。

转嫁成本。调查结果显示,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95%的企业普遍采取的办法就是涨价,通过提高产品销售价格,把经营压力、成本压力释放给消费者。

提升品质。据调查,10%的企业在涨价的同时,关注市场需求,注重提升产品品质,增加产品附加值。

控制成本。借成本压力革新技术、加强管理,通过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改进工艺来减少损耗、提高资源利用率,以此缓解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涨的压力。

适时调整产量。根据市场情况,对于微利的产品,在坚持生产以保持与老客户联系的同时适当降低产量;对于市场需求旺盛的产品,增加产量,以量取胜。

增设生产环节。个别企业减少直接购买成品原材料的比例,通过购买原材料半成品、增设生产环节、自建渠道等,向上游延伸业务,从而释放企业成本压力。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