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红色精神代代传 绿水青山焕新颜

2021-04-22 11:04  汉中日报

本报记者 衡俊昌 李荷

城固县小河镇集镇移民搬迁点。

小河口会议遗址(旧址)。(资料照片)

红四方面军路过城固双溪水磑时,在古庙墙上留下的革命宣传标语。 (资料照片)

开栏语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为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在全市掀起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新高潮,激励天汉儿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满怀信心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奋力谱写汉中新时代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三市”新篇章,汉中日报社4月20日启动“循红色足迹 看百年巨变”大型全媒体采访行动,以境内5支红军活动轨迹为主线,社领导分别带领5支采访小分队深入11个县区实地采访,并邀请各县区融媒体中心参与。

此次为期一个半月的全媒体采访,重点宣传汉中红色革命轨迹及历史意义、汉中党史故事、百年间汉中涌现出的革命先烈及先进典型、革命精神在汉中的传承发扬、天汉大地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记录历史伟业、展现百年风华,生动鲜活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唱响中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时代主旋律。

汉中日报社全部媒体平台联动,以“循红色足迹 看百年巨变”为主题,报纸开设专栏,网站开设专题,微信、微博、抖音、视频号开设话题,综合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以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精品力作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报道。同时,各县区融媒体中心各媒体平台同步推送相关全媒体报道。

谷雨时节,小雨霏霏,城固县小河镇一片新绿、生机盎然。

秦岭脚下,晨曦唤醒了田间地头里的希望,农作物渐渐出土、发芽……

湑水河畔,成片的柳树已吐露新芽,五彩斑斓的鲜花更是惊艳了春天的绿色。

眼前这一片片绿水青山曾是红四方面军将士浴血奋战之地。

88年过去了,一代代人接续奋斗、一代代人砥砺奋进,将“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在这片土地上传承发扬,昔日红色艰险贫穷土地上发生了美丽“蝶变”。

改变的是贫穷面貌

湑水河畔,移民搬迁点里一栋栋整洁的居民楼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搬进了集镇边上的新居,干上了公益性岗位,搬迁户李光琴对三居室的房子很是满意。“以前大家房子都是土坯房,漏风漏雨,住着实在难受。”

土坯房是该镇群众绕不开的话题,绿水青山的背后是险峻的山峰、曲折的道路,早些年的交通闭塞、经济发展落后,土坯房便长期成为当地群众的居所。

1932年12月7日,经过艰苦行军,一连翻了9座2000米至4000米的大山,红四方面军抵近小河口,两天后召开了著名的“小河口会议”。

几盏煤油灯,几条破板凳,在集镇几间漏风漏雨的土坯房里,曾中生、旷继勋、余笃三等同志纠正了张国焘在退却转移、肃反、土地革命等工作中的错误,停止了红军的盲目西进、继续退却,成立了前敌委员会,加强了集体领导,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充实了领导力量,成为党和红军历史上一次重大战略性会议。

“很难想象,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情况下,我们伟大的革命先烈就是在这几间土坯房里召开了会议,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当年的土坯房如今已经改造成了纪念馆,讲解员对这段历史的讲述,常常会引起参观者的感慨。

昔日枪林弹雨已恍如隔世,老照片上不太清晰的画面,依然让人感受到红军当年的艰险。

走在今天小河镇的大街上,红瓦黄墙是这里的主色调。“红色是我们镇子的底色,黄色是我们对土坯房的记忆,这两种颜色就是我们小河镇的历史。”该镇党委书记刘刚经常走进纪念馆,为参观者讲述那段峥嵘岁月。

在脱贫攻坚的春风里,全镇新建移民搬迁点5个,集中安置贫困群众1100余人,实施危房改造项目200余个,分散安置群众500余人。从此土坯房成了小河镇群众的记忆。与此同时,镇上硬化道路64公里,实现了镇到村、村到组的完备道路交通网络,艰险道路变成大道通途。

如今的小河镇,已经成为全市红色旅游的胜地,纪念馆开馆4年间,先后接待各级各地党员干部525批次10.6万名来此开展党性教育。

不变的是铮铮誓言

艰险变化的背后,是不变的誓言。

“穷人要想过好日子只有联合红军。”纪念馆中有张老照片,记录的是当年古庙上刷写的宣传标语。在当地驻扎的日子里,红军一边谋划着未来的前进方向,一边想的是如何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打土豪、分田地,让老百姓有房子住、有衣服穿、有田地可以种;组建游击队、赤卫队,让老百姓有自己可以依靠的力量。

“红军当年过陕南,领兵元帅徐向前。大木厂建赤卫队,水磑河打游击战。杀死土豪分田地,领导人民夺政权。撒下种子长征去,红花朵朵满江山。”这首在当地流传的红色歌谣,作者已经无从考证,但歌词的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红军打土豪分田地、心里始终想着老百姓的欢喜却情真意切。

88年后的今天,9名第一书记、230名扶贫干部、20名农业技术专家坚守在小河镇的田间地头、崇山峻岭中,访贫问苦、排忧解难,用实际行动继续践行着当年的誓言。

石槽河村作为红军进入小河镇的第一站,在镇村的引导下,元胡、乌药、猪苓、茯苓等为主的2000余亩中药材已经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金饭碗”。

党员翟建新牵头成立的砖溪村椴木香菇大棚,带动贫困户140多户,户均增收3000多元,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镇上的农业专家丁忠走遍了全镇每个村组和产业基地,手把手指导,把产业发展的技术交给群众,却一次次把奔波中的伤病留给自己。

按照“种养加一体、农工旅融合发展”的思路,该镇立足资源禀赋和地理条件,以“食用菌、中药材、土蜂、土鸡、土猪”为主导产业,精心谋划实施各类产业扶贫项目134个,累计投资1620余万元,1100余户贫困户实现产业增收。

摘穷帽、拔穷根、兴产业……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们不忘先辈誓言,继续践行初心使命,昔日红色艰险贫穷地,如今已变成绿水青山、金山银山。

永恒的是红色精神

“从小父辈们经常给我们讲述红军的故事,耳濡目染,加上几十年一直生活在这段历史发生的地方,很多事情就像是自己经历了一样。”79岁高龄的蒲贵荣,当过30年的支部书记,红四方面军在小河口的这段历史在他心中更富岁月厚重感。“那个时候没人给乡亲们讲,红军是怎么对待群众的,所以一听说有部队要来,镇上但凡能跑的都吓得提前跑了,有的跑路时还赶上了自家养的猪、牛。结果红军来了后,和大家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他们不吃大家的,不拿大家的,晚上就睡在农户的屋檐下,决不进门打扰群众。‘饿死不抢粮,冻死不拆房’的精神,只有红军们真正做到了!”

经历了新旧社会的变革更替,蒲贵荣对红军精神的传承比常人多了一份执着。“那个年代的人出行困难,经常大雨毁路、大雪封山,十天半个月与世隔绝是常事。我一家一家上门动员,带着党员,用肩挑、用手抬,历经寒霜酷暑,硬是把路修了起来,然后带着老百姓发展产业,才让全村的生活有了起色。”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务工,但是35岁的张新华却放弃了外出做生意的机会,主动留了下来。“我是党员,不能只顾着自己挣钱,要带领大家一起挣钱。”在当上村党支部书记后,他一心扑在产业发展上,建设的土蜂养殖基地和中药材种植基地让老百姓的钱包“鼓”了起来。

镇上的组织委员卢珊是个城里姑娘,没在农村待过,来到镇上的第一天就被这里的红色故事感动,立志要干好服务群众的工作。从不认识农作物到对产业发展如数家珍,从不敢一个人下乡到走村入户翻山越岭,她逐渐成长为一个基层工作的行家里手。去年脱贫攻坚关键期,母亲不幸患重病,女儿上幼儿园无人照顾,她因为工作有时候两三月都不能回家,面对工作的压力和对家人的愧疚,她都咬牙坚持了下来。

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上,红色精神已融于血脉,扎根人心。小河镇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党员干部带领下,继续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守护这片绿水青山,努力朝着乡村振兴奋进。

“我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在纪念馆,蒲贵荣有时会戴着党徽牵着孙子的手,一字一句地教他读。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