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大地,苍鹭翩跹。
千河河畔,
一座老旧水塔的青砖缝隙中钻出丝丝绿芽。
在水塔旁的冯家山水库鱼场工作了27年,
白清利竟也说不清这是水塔历经的第几个春天。
今年52岁的白清利是冯家山水库鱼场的水产高级工程师,也是远近闻名的“养鱼专家”。他工作所在的宝鸡市冯家山水库鱼场,位于宝鸡市陈仓区、凤翔区和千阳县交界处,三面环山,水质优良,但由于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冯家山水库鱼场的生产条件相当艰苦。原先这里有30多名员工,现在仅剩下七八个人。
行走在多功能鱼池边,白清利麻利地捞出几条大鱼说:“这些金色的鱼是金鳟,旁边几个水池里密密麻麻的深色鱼是鲟鱼。一个池子里大约有1500尾鱼,这些都是市场上很受欢迎的鱼种。20多年前生活在宝鸡,可吃不到这些鲟鱼和鳟鱼。”
1994年,刚从大学毕业的眉县小伙白清利只身来到冯家山水库鱼场。当时宝鸡老百姓的菜篮子里只有常见的鲤鱼、草鱼、鲢鱼等普通鱼品类,白清利入职后的首要任务,便是引进驯养名优特新品种鱼。
“试养工作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是个技术活,任何一个环节疏忽都会导致鱼苗死亡。”白清利介绍。
接触到养鱼工作后,白清利想睡个好觉便成了奢望。黎明时段正是人睡觉最香的时候,却是鱼在水中最危险的时候。凌晨四五点,水温最低,水中溶氧量最少,鱼类最容易缺氧。“我每天这个时候都会定好闹钟,无论寒冬酷暑、风吹雨打,都要去鱼池边仔细巡查一圈,检查鱼是否出现浮头现象,氧气不足时及时打开增氧机,防止鱼因缺氧而死亡。”白清利说,“中午过后水温升高,又要及时检查鱼的活动、进食情况,时刻关注水质,及时注入新水……”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白清利的精心饲养、严格管理下,第一批新品种鱼苗试养取得成功。2001年后,他又开始负责鲟鱼和鳟鱼的人工驯养。
当然,驯养新品种鱼也并非一帆风顺。“2001年,鲟鱼驯养还是省内的新课题,技术性非常强,在鱼病防治方面更是一片空白。”白清利说,“当时引进鲟鱼鱼苗后,我也跟着住进了鱼苗车间,全身心地投入饲养管理中。”
第一年驯养鱼苗的成活率达到60%以上,但养殖规模扩大后,一场鱼病带来了灾难。“由于鱼病防治技术没跟上,当时每天都能看到大片鱼翻着肚子漂在水面上,用了各种药都不起作用,鲟鱼的成活率下降到30%。”白清利惋惜地说,“当时心里焦急万分,但又束手无策,到了2004年,引进的9万尾鲟鱼鱼苗几乎全部死亡。”
面对前所未有的技术难题,白清利没有退缩。在冯家山水库鱼场重新引进一批鱼苗后,针对鲟鱼养殖易出现的水霉病、肿嘴病等常见病,他在鱼病防治室仔细观察,查找病因,反复试验,终于突破了鲟鱼养殖的技术难题。8年光阴,白清利以场为家,成功提高了苗种成活率,降低了养殖成本,缩短了养殖周期,使冯家山水库鱼场的渔业生产达到国家无公害养殖技术标准。
以场为家,自然和眉县的家人聚少离多。“冯家山水库鱼场偏僻,回一趟家不容易,为了能多回家陪陪孩子,在家人的劝说下,我在2013年买了辆车。原本以为能经常回家了,没承想倒是休假中回单位加班更方便了!”白清利笑着说。
冯家山水库鱼场工作强度大,但白清利始终坚持亲力亲为。哪里的活脏、苦、累,他就往哪里钻。常年泡在低温的水中,白清利在45岁时患上了严重的关节炎。夏季天热,但鱼塘水温不高。冬季的冯家山更是寒风刺骨、滴水成冰,他每次都带头破冰、下水踩网。
“冬天下水虽然穿着橡胶制的下水衣,但刚破冰的水冰冷刺骨,有时候刚破开的冰很快又冻上了,一次下水要坚持两三个小时,双手经常冻得发木。”白清利说,“现在双腿落下了病根,天气一凉,上下台阶都成了问题,严重的时候只能侧着身子挪步下楼……”
2020年11月24日,爱岗敬业的白清利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从北京领奖回来后,他又紧锣密鼓地投入到新一轮鲈鱼养殖中。
春风轻拂,鱼塘泛起粼粼水波。行走在鱼塘边,白清利仍像27年前刚到冯家山水库鱼场一样,怀揣着对水产事业的一腔热情。“新的一年,我希望引进的鱼种能大获成功,生态养殖能有更好的前景。”白清利笑着说。(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