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我市召开的庆祝“五一”劳动节暨表彰大会上,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强羌绣传承人王小琴荣获“天汉工匠”荣誉称号。
起步——重拾传承千年的羌绣技艺
王小琴出生于宁强县禅家岩火石子村,那里曾经是古氐羌民族聚集地,羌文化遗存灿若星辰,其中最璀璨的就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羌族刺绣。
在宁强,许多妇女都有刺绣的习惯,王小琴的母亲也不例外。受母亲耳濡目染,王小琴自幼就喜欢上了羌绣。1996年高中毕业后,她先到宁强一服装厂当学徒,逐渐掌握了服装设计制作工艺,后来又成立了自己的公司。2008年,在一次返乡途中,她发现一些懂羌族刺绣的山区妇女年事已高且收入较低,而刺绣又没有传人,许多传统针法濒临失传。“我要把母亲传给我的羌绣技艺传承下去,我要让穷困的姐妹们用羌绣挣钱。”王小琴暗下决心,一定要把羌绣传承下去。为了“抢救”羌绣,她花了四年多时间走村串户,拜访了上百名羌绣艺人,收集了许多针法技能、图案特征、色彩运用等,逐步掌握了多种即将失传的针法。后来,她还专程到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木兰商学院、北京服装学院、苏州工艺美术学院等大学系统学习羌绣技艺。
“刺绣是个细致的 技 术活,讲究的是心静,只有摒弃浮躁,才能宁静致远。”王小琴说,“经过我多年的刻苦钻研和探索实践,我的羌绣技艺越来越娴熟了,绣品也越来越美了。由我制作的‘2008奥运会’会标及‘2022冬奥会’会标等7幅作品,已被国家奥运体育馆永久收藏,这给了我极大的鼓舞……”
带动——打造指尖针鼻上的致富路
多年的创业经历王小琴发现,要保护羌绣就必须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才能让广大山区绣娘足不出户也能走上致富路。
2015年,王小琴注册了“羌州绣娘”商标,并投资80万元,将自己的制衣厂转型,成立了宁强县羌州绣娘文化有限责任公司,从事羌绣的设计研发、加工生产和销售。在2015年中国宁强羌文化挖掘保护发展高峰论坛上,她的羌绣展品惊艳亮相,得到了专家学者和客商的广泛好评,订单如同雪片般飞来,宁强羌绣由此走出山区。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带动更多贫困妇女从事羌绣增收致富,2016年11月,王小琴成立了宁强县羌绣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在11个镇办设立了6个羌绣专业合作社、10个传习所和6个加工车间,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进院落、到地头”的发展模式,开办了100余期羌绣技能培训班,培训绣娘8000余人,形成了“公司+学校+合作社+基地+农户+绣娘”的带贫模式。带动1500余名妇女居家灵活就业,200余人在公司稳定就业。其中建档立卡户300余人,还有23名残疾人,年人均增收3000至20000元。在移民搬迁安置点建立非遗扶贫社区工厂3个,吸纳农村留守人员1700多人。在她的悉心传授下,绣娘们的刺绣技艺日趋精湛,生产的绣品绣工细致、图案秀丽、色泽艳丽,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和好评。与此同时,还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绣娘,聋哑人郑娥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传承——让宁强羌绣走向世界
活到老,学到老。王小琴先后与中央民族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六所高校合作建立了科研工作站,注重把非遗与现代科技力量相结合,把非遗传统文化与现代农耕文明相结合,让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使非遗文化“活”起来、“亮”起来。宁强羌绣先后走上中央电视台“脱贫攻坚——星光行动”“中国文化之旅”非遗保护创新成果展、丝博会、农高会等高端平台,羌绣远销北京、上海、广东等16个省市以及日、韩、美等6个国家。
“在传承和发展羌绣的路上我走得并不顺畅,经受过打击、嘲笑、不屑,也流过泪、受过伤。但我从来没有被击退,更没有放弃,而是把它当成我人生路上的别样风景。多年的坚守和付出,一路走来,我用汗水浇灌初心,用匠心筑就梦想,用执着书写芳华,用委屈做大格局。”王小琴说,“近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公司先后被授予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陕西省巾帼脱贫示范基地、陕西省省级就业扶贫基地、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单位、陕西省万企帮万村先进集体等。我本人被授予全国优秀农民工、全国和陕西省三八红旗手、陕西省‘两学一做’好青年、陕西省脱贫攻坚先进致富带头人等荣誉。作为羌绣传承人,我将继续秉承‘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的工匠精神,以大国工匠和身边同仁为榜样,做好技艺传帮带,珍惜荣誉再出发,不忘初心,筑梦芳华,一针一线绣出传承路,绣出人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