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以河长制统揽水生态文明建设

2021-05-11 14:04  汉中日报

汉中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位于汉江源头,流域面积50km2以上河流171条,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引汉济渭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地。汉中也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因水而美。自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以来,汉中坚持以河长制统揽水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构建了市、县、镇、村四级联动的组织体系,创新推行最美河湖“清澈、修复、秀美”三年行动,探索形成了排查、交办、述职、点评、考核的闭合循环五项机制,倾力护水、治水、管水,改善了生态环境,蓄积了发展动力,赢得了百姓点赞,走出一条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路子。

筑牢“四梁八柱”,构建治水合力

充分发挥河长制湖长制党政领导、部门联动优势,2932名河长湖长上岗履职,搭建市、县两级河长制智慧管理平台。2017年出台《河长巡河指导意见》,督促各级河长湖长常态化、规范化履职。高质量完成171条河流“一河一档”“一河一策”编制,在六项制度的基础上,出台部门联动、暗访巡查、挂牌督办、投诉受理等一系列原创制度,建立跨境河流联防联控联治、“河长湖长+河湖警长+检察长”等工作机制。筹建正县级水利综合执法支队,协调司法部门配备216名河湖警长、12名检察官联络员,选聘1096名贫困户保洁员、160名民间河长,形成河长湖长牵头、责任单位落实、河湖警长执法、检察长协作、民间河长监督、专职人员保洁、水政执法人员巡查、督查办挂牌督办的“八员共治”工作体系。

实施“三年行动”,宣战河湖顽疾

按照市委市政府“把汉江建设成全省最美河流”的奋斗目标,结合市情、水情,全面实施最美河湖“清澈、修复、秀美”三年行动,市政府成立了市长任组长的汉江“清澈”行动领导小组。市总河长亲自部署,颁发3次总河长令,召开12次专题会议,先后开展汉江生态环境保护“清澈”行动、“携手清四乱、修复母亲河”、入河排污口整治等9个专项整治。针对河湖“四乱”顽疾,建立问题整改定点、定性、定量、定时、定措施、定责任人、定责任单位“七项制度”,强力推进847个河湖“四乱”清理整治。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河湖违法陈年积案“清零”行动,持续加强河道采砂管理,下发《关于汉江干流汉中部分河段禁止采砂的通知》《规范采砂秩序维护河道生态环境的通知》等文件,从严查处非法采砂案件,累计立案17起,判决13起,刑罚19人,营造了高压严管态势。辖区内小水电站完成生态流量下泄改造,171条河流划界基本完成,河湖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运用“五项机制”,推动落实落地

围绕河长履职,创新建立“排查-交办-述职-点评-考核”五项机制。这一机制成功入选全国河长制典型案例。建立以突出问题整改为切入点的排查制,四年来河道管理部门坚持日巡夜巡,市河长办牵头开展6次河湖问题拉网式排查、12次专项督查,制定年度问题清单和任务清单,市级河长累计交办河湖问题1047个、具体任务60项。建立以清单台账动态管理为立足点的交办制,印发《汉中市河湖长制工作交办督办制度》,累计下发督办单200余份,其中督办县级河长50余次,市委督查办、市河长办挂牌督办16次。建立以河长逐级专项报告为着力点的述职制。2017年年底,在全省首创河长述职制度,县级河长累计述职60人次,构建年初建账、年底交账的河长述职工作模式。建立以交流学习共同提高为出发点的点评制,先后8次召开河长制工作推进点评会,市级河长围绕重点任务精准点评,逐县区点评、排名,做到问题点评全覆盖、无死角,成效评价有亮点、有特色,激发了各级河长创先争优的热情。建立以完善机制突出履职为关键点的评价制,从2017年起河长制列入市委市政府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制定《汉中市河湖长制考核评价办法》。市总河长批示审计部门对全市河长制落实情况开展专项审计,切实推进河长制湖长制落地见效。

实施“六水齐治”,打造幸福河湖

围绕流域高质量发展,立足留住“天上水”、保障“生产水”、确保“生活水”、畅通“安澜水”、丰富“生态水”、建设“智慧水”,创建河长制重大治水兴水项目库,编制《汉江流域“三生融合”水发展规划》,投资120亿元推动汉江综合整治等重大水利工程落地见效,形成了蓄引互补、堵疏并举、水岸兼顾、以水治水的发展态势。相继打造3个示范县区、30个示范镇、2条(段)示范河湖。开展“最美河湖”评选,专题片《水兴天汉》荣获水利部微视频公益大赛优秀奖。一江两岸生态湿地公园成为网红打卡地,“汉中三堰”成功申报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石门水库、南沙河、红寺湖成功创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充分释放,绿水青山成为富民强市金山银山。

(市水利局)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