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石泉:“四精四有”开启乡土人才培育新篇章

2021-05-12 17:01  安康日报

通讯员 姜绪明

近期,石泉县乡村振兴学院举办了石泉县现代高效蚕桑技术及职业蚕农专题培训班,全县农口干部、合作社法人、相关企业代表等70余人参加培训。

这是学院针对农业专技人才举办的一期培训班。因培训内容实用、模式新颖,来院洽谈合作办班的单位络绎不绝。对接乡村人才振兴需要,学院立足自身定位,围绕乡村振兴主题,磨内容、研业务,为培养本土人才提供了阵地,促使办学有了品牌、有了实效、有了动力。

精建平台,培养人才有阵地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为尽快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石泉县以人才振兴为突破口,率先在全市成立首家乡村振兴学院。不新建校区,不自聘师资,整合用好现有资源,集约集成产学研用,把学院设在党校,把课堂搬到现场,构建特色理论+实践教学模式,成为各级各类人才充电赋能的新阵地。

饶峰镇大湾村支部书记、村主任胡昌友在参加学院承办的一肩挑干部培训班后,深有感触地说:咱们县乡村振兴学院成立得太及时了!这些年,在国家政策扶持和县委政府科学引领下,村上的主导产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在产业做大了,要继续做强,这就需要有专业的人来进行管理和指导。乡村振兴学院正好发现了这个问题,针对我们村干部、农村实用人才,进行专题培训,讲理论、教方法,让我们这些门外汉也能变成土专家。在具体培训过程中,除了把教授请到课堂讲解理论外,还把专家请到田间地头,全流程观摩,手把手指导,帮助农村实用人才尽快掌握专业技能,提高产业发展实效。

精选主题,承接办学有品牌

学院秉持开放、创新、融合、一流办学理念,以一站一园五校多点为支撑,围绕乡村振兴主题,科学设置1-3天培训日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农民夜校,分众式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乡村振兴、专业技术、创业就业、农村实用技术等培训班,持续开展送教上门送课下乡百课进百村宣讲活动,着力打造乡土人才培训新品牌。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后,我们迅速开发相关专题,把党史课程纳入学院课程培训体系,采取主动对接、送学上门等方式,把学院的课程推出去,把名声打出去。学院办公室负责人如是说。为了让主题培训更具浓厚氛围、更有成效,学院还专门打造了乡村振兴文化活动室、党史学习教育文化背景墙,让学员在沉浸式体验中,增进理论认同,启发实践思考。

精磨内容,深化培训有实效

为确保培训取得实效,学院以多元化师资、精准化课程、深度化教学为抓手,因需赋形,因材施教。组建多元化师资库,对接省市党校、高校,共享名师名家,组建高端师资;聘请县镇领导、先锋模范、行业专家、企业人才、能人乡贤,培育本土师资。建立精准化课程库,坚持需求导向,开发9大类专题课程,为参训学员提供菜单式点课、模块化组课、个性化定课服务。推行深度化教学方式,依托掌上党校搭建云课堂,依托现场教学点设立流动课堂,综合运用理论讲授、专题研讨、情境体验、实践观摩等方式,增强教学吸引力、感染力、趣味性,促进学员学思践悟、知行合一。

学院成立距今仅3个月,已承接举办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一肩挑干部培训班,主任讲坛,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班,医疗保障政策培训班,儿童督导员、村(居)儿童主任培训班,蚕桑技术培训班共10余期,培训党政人才、基层专干、农技人才、产业工人、农村人才2000余人次。

精研业务,振兴发展有动力

学院成立后,如何良好运行,有效发挥作用是首要考虑的问题。院领导班子积极组织外出考察调研,学习先进经验,多次开会研究,集思广益,制定印发《石泉县乡村振兴学院2021年工作要点》,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具体措施。理论研究方面,安排专人负责分类整理乡村振兴中省市县相关文件、政策资料,反复校对、编印成册,超前筹划举办石泉首届乡村振兴理论研讨会,为抓好乡村振兴理论研究做足准备。实践指导方面,以城乡低保、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全域旅游等为主题,深入部门、镇村、企业调研,撰写调研文章,提供决策咨询。人才培养方面,聚焦人才需要,优选师资、精选课程,推动师资转智库、教案转方案、学员转专员,为服务乡村振兴提供新动力。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