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推动汉中地产药材转型升级

2021-06-24 14:21  渭南日报

刘红卫演讲 本报记者 何大龙整理

一、现状:历史悠久不规范,农民加工很无耐

中药材产地加工是依据药用植物生物特征,在生长期完成后合适的采收季节,采用相应的产地加工工艺与技术,将原药材加工成中药材的过程。

但目前存在产地加工历史悠久基础薄弱,产地加工方法简单混乱没有统一标准,产地加工机械化程度低,行业关注度低、研究文献少,产地加工大多仍然是农民在干等现状。

二、变革:主产道地在形成,加工量大好规范

中药材种植面积近些年在迅猛增加。2015年以前我国把中药材做为重点产业的仅有10个省,短短三年时间,2018年实现了祖国大地一片红。

全国年用量在千吨以上的中药材品种238个,占总用量的80%。这238个品种中70%的是家种品种。而年用量万吨以上的大品种有30个左右,年用量5000-10000吨的有40个左右,价值高的品种有30个左右。这100个品种又占238个品种的60%左右,这其中90%是家种品种。现在全国用量最大的品种,基本上全部都有自已的道地产地,大品种主产地基本全部形成,这些产量大的品种又几乎全部都是在主产地进行初加工的,其加工量大,更有利于规范。

三、趋势:绿色生态出良药,规范加工可溯源

2018年12月18日,《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发布。该《规划》从我国现实出发,对发展道地药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建设布局与保障措施,提出了资金筹措及建设进度。对加快道地药材基地建设,加快发展现代中药产业、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可溯源的药材将成为新宠。溯源必须从源头抓起,对生产过程、采收过程、加工过程、仓储过程、物流过程的全过程登录监管方可全程追溯。每个环节都有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各自做好自己版块的溯源,然后按照国家要求标准,利用互联网和区块链的技术对接。到2022年,基本建立道地药材生产技术标准体系、等级评价制度。建立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追溯体系,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过程可控、责任可究。

四、对策:饮片前移一体化,提升效益铸品牌

中药材在产地直接加工成饮片,符合中药行业的发展趋势。《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产地“趁鲜切制和精深加工”。因为中药材在产地直接加工成饮片,可减少有效成分流失,大幅降低劳力成本,大大降低物流成本。

建议在道地药材主产地建设一批单品种饮片厂和区域饮片厂,通过中药材仓储物流基地来集中与分流,实现互联网+全国统一配送与一站直达。

五、实施:布局道地做产业、管控质量深加工

汉中自古以来就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人工种植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具有“秦巴无闲草”“天然药库”美称。中药材品种有1600种,居全省第一;林麝、厚朴、红豆杉等珍稀动植物在这里形成自然种群。汉中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26.25万亩,产量20万吨,产值达35亿元。

由此建议,布局产地管控资源要在优选种植地强化环境保护、种子基源与种苗、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采收时间与采挖技巧、场地加工、包装储存六个环节上下功夫,始终把提升质量、增加效益放在首位。并始终贯穿价值黄金、溯源编码绿色线质量管控红线,并最终实现中药原料全过程可追溯体系。

(刘红卫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追溯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本文系记者根据录音整理,有删减。)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