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山街道办事处地处南郑区中心城区,辖区人口7.8万人,下辖基层党组织31个,党员1752名。近年来,该办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大力推进城市基层管理服务改革创新,推动行业单位党建联动互融,实现为民服务提质增效。
坚持组织引领,构筑共建新格局
构建联动机制,实现协同善治。突出街道统筹协调功能,健全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结合重点工作精准布置“作业”,以“精准选题”促“精准破题”。突出社区联片带动作用,吸纳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物业公司和业委会党员负责人等76人担任兼职委员,统筹各方资源推动为民服务。今年以来,召开党建联席会议20余场次,解决120余个涉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公共服务等制约城市发展的难题。
推行三网融合,促进互联互通。建立“三网融合”网格体系,划分以街道党工委主要领导为指挥长的一级指挥网1个、班子成员为责任人的二级责任网7个、社区党组织及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为管理员的三级管理网37个,推行“党建工作联抓,社会治安联防,公益事业联办,信访纠纷共调”的工作模式,形成信息上下贯通、问题精准分派、各方协同处置的运行机制。
统筹整合资源,集聚治理优势。推动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到社区、到服务项目,近3年来,累计投入资金200余万元,优化拓展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提升为民服务质效。整合公安、城管、市场监管等专业力量和社区“两委”干部、各类协管员等辅助力量及志愿者队伍、“红色管家”等自治力量,聚焦老人居家养老、学生课外辅导、医疗健康保健、特殊群体关爱等需求提供多元服务。
创新运用载体,服务群众零距离
小程序对接大民生。开发“志愿云呼叫”微信小程序,引导机关党员、技术人员、公益志愿者等群体高效对接群众需求,提供理论宣讲、健康医疗、环境美化等“8+N”志愿服务。推进机关党建与城市党建联动互融,实现志愿服务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
小清单提供大服务。推行“群众下单、社区点单、党员接单”的“三单制”服务模式,建立居民基本信息库、在职党员特长库和群众生活需求库,征集家庭困难居民“微心愿”,编制服务项目菜单,由社区通过小程序在线发布“下单”需求,进行在线“吹哨”派单,注册党员志愿者自主选择服务项目“接单”,推动服务精准化。
小积分推动大动能。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后,平台结合群众评价,参照《志愿服务积分细则》自动赋分,志愿者可凭借积分到积分银行兑换生活物资,年度积分作为党员个人本年度推先评优重要依据。“志愿云呼叫”小程序自今年2月份上线运行以来,已累计完成注册志愿者6600余名,发布各类群众需求1360条,为群众办实事1000余件,参与活动人数达1万余人次,累计总积分6万余分,兑换生活物资420余件。
突出精准发力,助力治理高效能
抓实小区党建。将小区业委会组建和换届工作纳入社区党建重要内容,确保党组织与业委会工作紧密衔接、有机融合。完善资源清单、需求清单、任务清单,整合梳理小区资源、及时收集意见建议、明确各自工作职责,指导解决物业服务企业选聘、矛盾纠纷调处等有关问题40余件。
搭建互动平台。推行“庭院问政”,在社区(小区)组织群众就城市管理、旧城改造、经济民生等领域发表意见、表达诉求,按照“测—问—答—办”程序进行问政会商,建立“立即回复、按程序办理、及时派员处理、办结情况告知”四项工作机制,实现诉求全响应、服务全时限。该工作推行以来,累计开展问政63场次,解决各类民生诉求26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250余件,社会矛盾化解率达97%以上。该做法先后被中宣部主管刊物《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人民日报、陕西电视台、陕西日报、当代陕西等中省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强化考评激励。紧扣城市基层党建各项重点工作,分类制定考核细则,细化责任目标和考评指标。持续强化激励保障,对成绩突出、示范带动性强的社区党组织一次给予2万元经费补助,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被中央媒体宣传报道和省委、市委领导批示并推广的予以奖励,形成互学共促带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