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红色校歌:担当奋斗的宣言

2021-07-06 13:00  延安市融媒体中心

听,抗战的歌声依然未断,

在新开的窑洞,在山田溪水之间,

壮烈的歌声,声声是抗战。

一直,一直延到大河两岸!

他还以延安人的口吻唱道:

唱着,我们开山,

唱着,我们耕田,

唱着,我们抗战,抗战,抗战!

这是老舍的长诗《剑北篇》的诗句。1938年秋,老舍随全国慰劳总会北路慰劳团来到延安,尽管停留时间很短,但延安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把这印象,写在他的长诗《剑北篇》里。

唱歌,是那时一个延安人最平凡的日常。歌声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一位老人回忆说:对延安生活,如果说最深的感受是馋,那么最激动人心的记忆就是歌。

但在这歌声里,最豪迈、最富标志性的却是校歌。

大学城

党中央在延安13年,在延安创办了30多所院校,其中最有名的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马列学院等。

那时的延安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大学城,甚至延安本身就是一座大学。

伟大的抗战必须有伟大的抗战教育运动与之相配合。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报告中,毛泽东这样说。

事实上,毛泽东很早就意识到培养干部的重要性了。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国工农红军从30万人锐减到不足3万人。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抗日战争,瓦窑堡会议就把必须大数量地培养干部,确定为党的一项任务,并于会后成立了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

在一次政治局扩大会上,毛泽东又深刻地指出:要弄西北局面及全国大局面,则要办个高些的大的红军学校。否则将来无干部。没有大批干部是不行的,现在不解决这个问题,将会犯罪。

1937年,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红大随中共中央机关迁至延安,改称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在新校舍落成典礼上,毛泽东指出:你们可以学一样东西,一样很重要的东西,就是学一个宗旨,这个宗旨也就是全国的全中华民族的宗旨抗日救国。

这是我们伟大的事业。毛泽东为抗大题词说。

毛泽东重视干部教育,为抗大制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

在抗大总校成立后的3年时间内,毛泽东22次到抗大讲话,为抗大的题词、文稿、书信等手迹有19件。毛泽东著名的《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就是为抗大学员所作的讲演。

作为伟大事业的重要部分,在抗大成立后,又建设成立了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女大、医科大学、自然科学院等学校。毛泽东为鲁艺题写的校训是:紧张、严肃、刻苦、虚心,并题词抗日的现实主义、革命的浪漫主义。

到延安去

这些学校的办学理念,吸引着全国的进步青年。到延安去,成为全国进步青年不约而同的选择。打断骨头还有肉,割掉皮肉还有筋,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是这些进步青年的心声。

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诗人何其芳描绘了当时延安的真实场景。

抗大没有考试,通过敌人的封锁线到延安来,这就是最好的考试!毛泽东曾这样说。

据统计,1938年至1939年间,来到延安的学者、艺术家和知识青年大约有6万人。

当时的物质条件很差,甚至不能为前来求学的青年学生提供校舍。抗大学员曾自己动手建宿舍,两个星期内,挖了170多个窑洞。延安革命纪念馆原副馆长霍静廉说。

学员们以窑洞为教室,石灰泥土糊的墙为黑板。没有粉笔,就挖白土搓成细条晒干;没有桌椅,就用背包当凳、膝盖当桌;没有笔墨,就拿子弹壳自制蘸水笔,用锅底灰调成墨水大家一边学习一边劳动,没有人叫苦叫累。

你们是石器时代的人,但学的是最进步的科学。毛泽东曾风趣地对学员们说。

这些心怀报国的热血青年在延安经过磨砺,奔赴抗战前线,成为抗战前线一枚枚威力巨大的炮弹。

曾担任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的冈村宁次用这样一句话形容抗大学员的威力:宁可牺牲20个日本兵换一个抗大学员,50个日本兵换一个抗大干部。

飞扬的信念

作为标配,这些院校都有自己的校歌,那些经过磨砺的青年,正是唱着校歌奔赴抗战前线的。

黄河之滨,

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

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

同学们努力学习,积极工作,艰苦奋斗,英勇牺牲

这是抗大校歌。歌词里写着抗日救国的信念!

我们是艺术工作者,我们是抗日的战士,

用艺术做我们的武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为争取中国解放独立,奋斗到底

这是鲁艺的校歌。歌词里写着出征的宣言!

抗战是这些歌共同的主题,雄壮豪迈是这些歌共同的特点。时至今日,这些歌曲唱来仍有着强大的感召力。

1937年抗大成立后,经毛泽东提议,要写一首新的抗大校歌,当年只有28岁的吕骥成为新校歌的曲作者。

吕骥,群众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主要领导者之一。1937年冬,他从上海来到了延安,本想到抗大学习,不料中共中央组织部却安排他当了抗大的音乐教员。

歌词是时任中宣部部长凯丰写的。中宣部负责宣传的朱光来抗大找到了吕骥,希望他能够为凯丰写的抗大校歌的歌词谱曲。

拿到歌词后的吕骥,被歌词描绘的景象振奋着。

内容精深、立意点很高,看得很远,且有鲜明的形象,文字很精练,形式也很完整,很符合谱曲的要求。多年后,吕骥回忆创作过程时说,它表现的是抗大同学教师们一股抗日的热情,大家唱着这个歌需要上前线,所以我就想既然他的词用了黄河这样一个主题,我就应当把黄河这个形象写在我们的音乐当中,把当时这个抗日的情形表达出来。

以黄河的形象完成了音乐构思,只用了两天的时间,便顺畅地完成了谱曲工作。

抗大校歌全曲分三段,没有段落界线,连接紧凑,一气呵成,犹如黄河之水奔流不息,旋律材料采用了欧洲大调式,但形式节奏语气却完全是中国的,为了体现抗大的校风校训和英勇牺牲的革命精神,吕骥在第二高音使用了同音反复旋律和坚定有力的节奏,成为全曲的高潮。

吕骥带着原稿去找到了凯丰,按曲谱试唱了一遍,凯丰微笑着听完,让吕骥把这首歌带回抗大交给罗瑞卿,让抗大的同学们唱唱。要不要再修改,凯丰不置可否。

回到抗大,吕骥把曲谱交给罗瑞卿,并为罗瑞卿演唱了一遍。罗瑞卿听后,从吕骥手中接过文稿,没有说话,心情忐忑的吕骥只好告辞出来。

两天之后,在抗大校园里,吕骥突然听到了熟悉的旋律和歌词,这不正是《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吗!吕骥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他知道,他的任务完成了。

这是吕骥到延安后谱的第一首歌。之后,吕骥先后又创作了《陕北公学校歌》和《鲁迅艺术学院院歌》。

永远的召唤

很快,这些校歌,传出了校园,传遍了延安,传遍了大江南北。人们唱着这些,走向抗战前线,走向新中国。

在这些校歌中,传唱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是抗大校歌。抗大校歌一直被传唱到今天,成为国防大学的校歌。

校歌里存放着的记忆与奋斗,在人们传唱时一次又一次打开,那飞扬的信念,炽热的报国情怀,感召着一代又一代人,激励着人们在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一往无前,奋斗不息。(记者 侯忠义 雷晓燕 孙文珍 鲁舰平 干雄焱 王译 郑斌)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