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耀州:村民有个“阳光存折”

2021-07-21 12:26  西北信息报

盛夏时节,炙热的阳光不仅撒在了铜川市耀州区的角角落落,还被源源不断“吸”进一块块光伏板里,存储起来,成为群众的“阳光存折”。

在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铁龙村的一片荒地上,一座占地3亩多的光伏电站格外显眼:一排排光伏发电板整齐划一,一块块蓝色多晶硅组件闪闪发光;配电室内,一条条电缆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源源不断地将电流传输到国家电网……

“光伏板把这里的荒地铺成了‘金山’,给村子里种下了一棵棵‘摇钱树’。”铁龙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纪善说。

铁龙村位于石柱镇南部,距离耀州城区仅有15公里,全村共有546户1794人,耕地面积5068亩。以前,铁龙村的主导产业是小麦、玉米、苹果“老三样”,村民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身力气百身汗”。

“没有像样的产业,老百姓穷,村集体更穷!”王纪善感慨道。然而,让这里的百姓不曾想到的是,来自大自然看得见、摸不着的馈赠,变成了手中实实在在的“阳光存折”。“做梦都想不到自己的收入来自‘晒太阳’!”铁龙村村民们欣喜不已。

2017年,国家光伏扶贫政策的春风吹到了耀州区,铁龙村开始建设村级光伏扶贫电站。2018年底,该村建成了占地9亩、总装机容量278千瓦的3座光伏扶贫电站。

“光伏扶贫电站由政府投资和监管,产权归村集体所有,收益期长达25年,它们的稳定运行关乎村集体和村民的长远收益。”王纪善给记者算了笔账,夏季光照时间长,每天每块光伏板能发电1度多,3座电站共有1000多块光伏板,一天就是1000多度电,一年售电收益10万余元,除去地租和运营成本,20%用于发展村级公益事业,80%用于贫困户收益分配,共带动36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

铁龙村将发电收益的百分之八十拿出来设置公益性岗位和承担村级公益事业劳务费用,既让贫困户享受到了“家门口就业”的便利,又增强了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

今年71岁的刘文辉是村里光伏扶贫电站管护员。“我平时就干清洁光伏板和除草、巡检等工作,活儿轻松、简单、灵活,离家又近,我这样的年龄也能干。”刘文辉笑着说,现在他每天最关心的是天气,只要有太阳,乡亲们就有源源不断的收入。刘文辉和很多村民一样,虽然以前从没见过光伏板,现在也仍搞不懂光伏发电的原理,但他们知道,如今电表箱不停闪烁的数字,就是每家每户增收致富的“脉动”。

“结合国家光伏扶贫政策,我们因地制宜向空间要发展。”去年,在村“两委”带领下,铁龙村提高电站土地利用率,在光伏板下套种特色中药材苍术,走上了“板上发电、板下种药”这一太阳能发电与温室农业相结合的新型发展模式,促进群众持续增收致富和产业可持续发展。

“以前,玉米、小麦、苹果‘老三样’产业给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不了活力,我们是典型的‘空壳村’。”王纪善说。近年来,铁龙人不断寻求致富良方,以村党支部为引领,以经济合作社为主体,大力发展中药材、养殖、光伏产业“新三宝”,带动村集体年增收60万余元。

耀州区光伏扶贫项目是在全区54个贫困村的农户屋面、荒地及部分一般耕地,以村为单位,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及配套设施。该项目从2017年6月开工建设,2018年底安装并网任务全部完成,共建成54个村级电站122个站点,涵盖建档立卡贫困户4405户。总体建设规模为17.76兆瓦,完成投资12807万元,预计平均年发电量2000万度以上。

据了解,截至2020年11月底,耀州区光伏扶贫项目累计发电量3600多万千瓦时,电费收益1300多万元(每千瓦时按脱硫电价0.3545元计),现已全部转入贫困村经济组织。同时,该区大力推行“农光互补”模式,鼓励村集体利用棚架和土地进行中药材、食用菌、油用牡丹等种植,提高电站经济效益,实现光伏、种植双收益。

该项目不仅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还能每年为国家节约标准燃煤0.63万吨,相应减少多种有害气体和废气排放,对推动耀州区生态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光伏产业,被耀州区当地群众形象地称为‘种太阳’,它‘照亮’了脱贫户的小康路,破解了很多村集体经济‘空壳’问题。”耀州区农村能源办公室主任王忠良说。

站在耀州区村庄山头极目远眺,一排排光伏板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昔日“贫困”的老区人民,如今向“阳”而兴、安居乐业……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