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檀木村李子的“前世今生”

2021-07-30 11:19  渭南日报

本报通讯员 黄宗跃

盛夏时节,行走在西乡县堰口镇檀木村的乡间小路上,李子树随处可见。颗颗又大又圆的李子压弯了枝头,散发出诱人的果香。

而这一番景象的背后,则诉说着近年来檀木村李子产业发展从不愿种植到建起合作社、逐步形成产业链,销售渠道从路边零售发展为电商运营销往省外,价格从每公斤2元卖到10元以上的“前世今生”。

把产业兴起来

“没想到小小的李子这么值钱!”7月17日,依靠李子产业增收致富的檀木村村民向义发说。

谁曾想到,几年前,他却对种李子树不以为然。“种李子树?就这样几毛钱一斤的李子,能挣个啥钱?”向义发望着门前几棵李子树上零星的李子说。

但自脱贫攻坚号角吹响以来。群众增收致富,长效产业必须得有。檀木村的地理位置及土壤适合李子树生长,结出的李子果大味美,优势得天独厚。大家一致认为,一次种植,几代人受益,李子树就是檀木村的“摇钱树”。

“树苗、施肥,处处花钱,可贫困户缺钱!”向义发认为,要是卖不出去,白辛苦一场,投出去的钱也会“打水漂”。“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檀木村的干部们决定组织敢闯敢干的群众带头上,用“看得见”的成效赢得群众认可。“一定要把李子产业兴起来!”带头种植李子树的群众们干劲十足。

然而,事实却给了他们当头一棒——新种植的800多亩李子树没有挂果,前期种植的300多亩李子树虽有收益,但挂果率低。李子主要靠路边零售,每斤售价不足1元。

把合作社建起来

产业发展不能靠单打独斗。檀木村决定成立李子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的资金、劳动力、土地和市场资源组织起来抱团发展,将群众“镶嵌”在产业链条上。

“把股金交给合作社,到时候事没办成还亏了本钱,咋整?搞不得!”村民汤义华不耐烦地说。

檀木村组织统一流转土地、规模种植、技术培训。土地流转挣租金,劳务务工挣薪金,入股参股挣分红,群众增收的路子更宽了。

每年3月,李子花开,檀木村组织举办李子花海赛诗会;7月,李子成熟,檀木村举办李子采摘节……随着一系列举措的相继实施,当地李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迅速提升。李子的销售渠道从路边零售发展为电商运营,产品从县内销往省外,价格也卖到每公斤10元以上。

看到此景,向义发、汤义华坐不住了,主动要求加入合作社,并自己交钱请求合作社帮忙购买李子树苗。

渐渐地,入社群众持续增加,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18年,檀木村有劳动能力的99户贫困户全部加入合作社,李子树种植面积达2500亩。当年仅李子产业一项,让向义发增收2000元以上。在李子产业带动下,包括向义发、汤义华在内的85户实现脱贫,檀木村也实现整村脱贫退出。

把产业“链”起来

“有了李子醋加工厂,就再也不怕李子卖不出去了。”7月17日,檀木村一组村民刘清庆告诉笔者,如果把5000公斤李子全部加工成李子醋,按1斤李子加工2斤李子醋、每斤李子醋3元计算,那就是6万元。

原来,刘清庆种植李子树20亩,去年李子挂果5000余公斤,卖了近4000公斤,收入2万余元。每每提及因卖不出去而烂掉的李子,刘清庆都心痛不已。在檀木村,跟刘清庆同样经历的种植户不在少数。

2019年,全村又有200余亩李子树首次挂果,李子总产量达10余万公斤,虽然销量较往年有所增加,但最终李子滞销了。虽说在合作社的撬动下,李子产业在檀木村逐渐扎下根来。但是,当2500亩李子树丰产时,檀木村将有50余万公斤果子,必将导致供大于求。

产业之路该怎么走?檀木村组织人员赴杨凌农高会考察。“一定得延伸产业链条,只有打通加工、销售环节,产业发展后劲才强。”讨论会上,大家一致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对李子进行深加工,新建陕西首家李子醋加工厂,以破解李子滞销难题,壮大集体经济。

筹措资金、征地建厂、购置设备……听说要建李子醋加工厂,村民们兴奋极了。

7月29日,在老乡们兴奋的赞叹中,檀木村李子醋加工厂投产了。“预计可年产李子醋300吨,年纯收益可达60万元!”堰口镇檀木村村委会副主任李成林告诉笔者。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