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别的想法,只想趁年轻带着村民干点事。”抱着这样的初衷,刘小刚放弃了一家国企20万元年薪的工作,回到了家乡宝鸡市陈仓区县功镇陈家庄村。今年1月,他当选村党支部副书记,开始争取资金跑项目,将村里废弃的小学改建成服装厂车间……
乡村要发展,离不开年轻人。过去,宝鸡有许多乡村的年轻人奔向城市。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乡村。渭水河畔、太白山下、秦岭深处,这些“爱折腾”的年轻人凭借知识与技能,有了更多元的发展,开创了与父辈完全不同的生活,也让这片古老的土地迸发出无限激情与活力。
网络配图
回村种樱桃,农民有了新理念
“夏季疏枝拉枝做得好,来年丰收少不了!”8月初,眉县齐镇党家寨村连片的樱桃园里,张春一边为当地果农讲解作务技术,一边细心地做着示范。
家住眉县齐镇的张春是一名“80后”。父亲张晓文是宝鸡市的樱桃种植能手,“晓文一号”超级樱桃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张春曾经是一名公务员。2013年,他通过陕西省工人农民招录公务员考试,成为一名乡镇农技站的工作人员。2016年,他因工作成绩突出被调往眉县县委组织部工作。
2018年,张春看到农村广阔的市场和优厚的农村扶持政策,辞职回到农村。回乡后,他一方面虚心学习樱桃种植技术,一方面挤出时间参加中级、高级职业农民培训,整理总结种植经验。从推广果园生草技术,到研究超细长纺锤形栽培技术,再到降低树冠增大行距实现机械化管理,张春的多样化尝试,却被村民们认为是“爱折腾”。
2019年11月,张春将已有13年树龄且正值丰产期的20亩老品种樱桃树连根拔起。“这是为了实现樱桃树从3年挂果4年收益到2年挂果3年收益的转变。”张春说,现在,被砍掉的20亩樱桃园里,樱桃树长势喜人。
而村民对这个年轻、有热情的“农二代”,也从开始的好奇变成了佩服,闲暇时都愿意找张春聊天,学习新的理念和技术。
如今,张春已经稳稳接下来自父亲手中的“接力棒”。当有人质疑年轻人谁还会选择种地时,张春的回答掷地有声:“我来种!不但要种,而且还要种出个样子,种出个名堂,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钱!”
网络配图
回村做电商,猕猴桃卖上好价钱
和大多数上了大学的农家子弟一样,岐山县蔡家坡镇唐家岭村的肖倩,2011年毕业后就朝着灯火辉煌的城市飞奔而去,工作稳定又符合父母期望。但在这种平淡生活中,她总觉得有些缺憾。
2014年,肖倩不经意间听父亲说,村民们种植的高品质猕猴桃由于农村条件限制,卖不上好价钱。她的内心起了波澜,一个想法开始在她心里萌发——发展农村电商。当年6月,肖倩义无反顾地辞职回乡,拿出全部积蓄组建电商运营团队。由于没经验,她第一次“试水”赔了近50万元。
不过,“爱折腾”的肖倩选择了坚持,并开始了补课之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以及各类培训班里,都留下了肖倩的身影。同时,她还考取了农业技术员、高级职业农民等证书。肚子里有了“墨水”,广袤的农村就成了广阔天地。2016年,肖倩创办的陕西奇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走上正轨,2020年公司的线上营业额达1700余万元。
同时,肖倩还组建了专业的师资团队,每年举办各类培训40余场次,培训果农5000余人,带动发展规模电商企业12家、网销大户56家、个体网店900多家,村民们纷纷走上种植猕猴桃和电商销售的致富道路。
看着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好,肖倩觉得自己返乡创业更有意义。“我希望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农村致富带头人,改变家乡的面貌,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肖倩说。
网络配图
回村搞旅游,山水资源变收入
“在西安发展不好吗,回到这深山沟当农民能有啥出息?”6年前,面对诸多质疑和不解,徐宣平毅然选择返乡创业。
自小生活在秦岭深处凤县平木镇刘家庄村的徐宣平,2007年大学毕业后在西安打拼,并创办公司,过上了乡亲们羡慕的城市生活。可对他来说,回到家乡帮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才是他最大的心愿。
刘家庄村是远近闻名的林麝养殖村,每年都有人前来考察学习林麝养殖技术,但村里吃、住等配套设施缺乏,人们都是当天来回。徐宣平认为,让人们住下来消费,就能让“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山水资源产生经济收入。
2015年,徐宣平返回刘家庄村,与村委会达成协议,将村里闲置多年的旧学校改建成一个占地100余亩的林麝山庄。林麝山庄采取就业务工、产品收购、入股分红等方式帮助村民增收,并全部聘用当地村民为山庄里的厨师。
同时,徐宣平牵头成立艾沃林麝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发展村里的林麝产业。为了把特色优势进一步凸显出来,徐宣平和村干部、参股养殖户多次商讨,外出学习经验,确定了“自然风景资源带动+林麝养殖+农户共同参与”的发展思路。徐宣平说:“村里还有许多丰富的资源可以挖掘,接下来,我要带动更多群众参与乡村旅游,建设特色林果采摘园,修建运动休闲场地,开辟观光探险旅游线路。”(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