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喜珍
2019年以来,受猪周期、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共同影响,猪肉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据监测,商洛主城区市场猪后腿肉价格,从2019年2月12元/500克涨至2020年3月34元/500克,猪粮比价一度突破红色预警区间。经过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生猪生产政策扶持和储备投放平抑市场等积极措施,猪肉价格维持在18元/500克左右合理区间。
猪价肉价双下跌
近期,因猪肉供给持续增加,市场消费能力不足,价格持续下降。据监测,商洛市主城区市场猪后腿肉价格13.8元/500克,比去年同期的30元/500克,前年同期的22.5元/500克,分别下降16.2元和8.7元,降幅达54%和38.7%;个别超市周末促销价甚至低至10元/500克以下。目前,生猪收购价12元/公斤左右,较去年的38元/公斤、前年的25元/公斤分别低26元和13元,跌幅达68%和52%,也处在较低位置。
养殖户成本分析
在生猪收购价和猪肉销售价格持续下跌的同时,养殖成本还在增加,据丹凤、洛南、商州20户调查户农本调查数据,目前玉米零售价2.6元/公斤、麸皮2.62元/公斤、复合饲料6.46元/公斤,肥猪每天仅喂养饲料1.5公斤成本5.2元,如生猪收购价在12元/公斤,出栏一头生猪亏损逾千元。
据农调户反映,打工、种植蔬菜等已经无法支撑猪的喂养亏损,目前已经采取“双减”(减少精饲料比例、减少喂食次数)等措施拖延出栏时间,节约养殖成本,等待猪价反弹。
下跌原因分析
猪肉价格下跌最直接的原因是供求关系的改变。一边是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存栏量持续增加;一边是天气炎热,处于消费淡季,市场消费方式的变化,猪肉需求疲软,购买力下降。
从生产环节看,一是涨价期间,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群众及养殖场养猪积极性提高,生猪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二是养殖户观望,拉长养殖周期。据上半年丹凤县《小规模生猪养殖成本收益调查》数据,上半年养殖户平均饲养天数为171天,较上年的163天,增加8天,单头增重4.5公斤。三是养殖户初期压栏惜售,等待观望,见价格急速下滑,无奈低价出售。
从流通环节看,一是农副产品运输环节绿色通道政策支持,减少运输成本,供给畅通;二是超市专柜、街道肉摊多年来专营猪肉,利润低只有增加销售量。
从消费环节看,一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习惯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巧转变,消费者猪肉消费量趋于减少。二是2019年到2020年上半年,猪肉价格飙升,消费者从比价关系考虑,猪肉远远没有牛羊肉实惠,消费习惯逐渐从消费猪肉转变为牛、羊、鸡等替代品。三是疫情影响,大规模宴席减少,导致猪肉消费数量明显下降。
增加消费正当时
“猪贵伤民,猪贱伤农。”防止价格大幅波动,让猪肉价格维持在合理区间,对养殖户、消费者、肉类加工企业都是有益的。当前,一是广大消费者要抓住猪肉价格处于低位的时机,适当增加猪肉消费量和储存量。二是肉类加工企业增加收购、储存量,加大猪肉存储、新产品开发、深度加工等方面研究,增加火腿肠、腊肉、肉松、肉干等生产,消化过剩产能。三是生猪生产、屠宰、经营相关企业,要担起社会责任,适当增加库存,延缓猪肉集中上市。四是发挥收储投放的“蓄水池”作用,达到“托市”稳价的效果。五是加强生猪价格监测和信息交流平台建设,为养殖户提供产、供、销方面优质、快捷信息服务,引导养殖户树立“逢俏莫赶、逢低不弃”的理念,严防“追涨杀跌”,保持均衡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