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须多方合力

2021-09-17 11:26  渭南日报

本报通讯员 黄宗跃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游服务。

近年来,随着我国网络游戏业的迅速发展,网络游戏在满足群众休闲娱乐需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出现了部分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问题。未成年人过多过度投入网络游戏,不仅会严重影响正常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甚至还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相关部门在新学期开学之时,进一步绷紧监管之弦,可谓正当其时。

事实上,相关部门对未成年人网游时间的干预早已有之。2019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规定,网络游戏企业向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的时长,法定节假日每日累计不得超过3小时,其他时间每日累计不得超过1.5小时。此次网游企业针对未成年人的“服务”时间被继续压缩,体现出相关部门循序渐进的监管思路,显然有利于未成年人远离沉迷游戏。

客观来说,未成年人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容易过度使用网络游戏,甚至产生依赖。新规的落地,意味着未成年人每周一至周四都将与网络游戏隔离,这会不会导致未成年人有更大动力借助成年人账号上线规避防沉迷系统?也不可忽视,网游企业利益的触动,会不会导致明面上更严,但背地里放松的现象。

必须认识到,尽管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为企业和用户提供了权威准确的身份验证,但一些未成年人借助成年人账号,使得身份识别成为在落实网游防沉迷系统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国家新闻出版署的一项公示显示,《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认证技术要求》拟列入新闻出版业2021年第一批行业标准立项计划。这意味着,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认证将迎来国家标准,将有效推动网络游戏运营单位规范开展实名认证。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久久为功。规定越严,对执行力度的要求就越高,相关监管部门要始终把防沉迷作为网络游戏管理的重中之重,加强监督巡查,开展专项集中整治,推动防沉迷常态化机制化;游戏企业更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让防沉迷的各项要求落地见效,避免出现“打折扣”“搞变通”等行为。同时,教育引导不可缺位,广大家长、老师要切实履行监护教育职责,切实承担起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加强关爱陪护和约束规范,引导未成年人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和用网习惯,推动防沉迷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