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山水出“颜值” 产业有价值

2021-09-23 11:07  安康日报

通讯员 万百惠

在旬阳市双河镇,常年活跃着一支义务护河队。自家的卫生都不操心,那岂不是让人看了笑话。远远看见志愿队朝自己门前走来,不少村民急忙拿起门边的扫把,抢在志愿队之前把自家的门前扫得干干净净。

干净整洁的街道、水波荡漾的河岸短短几年时间,村里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让巾帼河湖卫士朱先萍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56岁的朱先萍在高坪社区河畔生活了大半辈子,4年前,她带领村里的姐妹自发组建女子义务志愿护河队。由于高坪社区临近河畔,河岸线全长6千米,对于最初仅有9名成员的护河队伍来说,任务量不小。队长朱先萍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开展护河行动时,用了整整6个小时才将河畔粗浅地清理了一遍。对于护河队辛勤的努力,村民们一开始大都表示不解,更有甚者反倒说起风凉话:你们前脚刚捡干净,别人又乱扔一通,捡垃圾有什么用。

越是有人质疑,我们就越要把护河这件事进行到底。面对村民的质疑,她们并未动摇,反而更加坚定,日复一日地坚持着护河清扫行动,这一坚持便是4年。一次次行动让村民们看到她们的决心,也看到了村庄的变化,渐渐认可了她们的工作。随着常态化义务护河行动的开展,双河这片热土上涌现出越来越多志愿者,如今,这支队伍已逐步扩展至19个村(社区),超过2000人。

荆玉安年近50岁,是马家村的一名护河员,他主要负责水洞沟水域日常治水巡水。水洞沟是集镇用水的水源地,水域环境关系着全镇群众的用水安全。荆玉安面对重任,不敢有半点马虎,无论刮风下雨,他都每天坚持到河道边巡视,看见垃圾就顺手捞起,碰上破坏生态的行为,总是第一时间上前耐心劝阻。在治水护水路上,荆玉安吃苦却不言辛苦,365天,每天1次巡逻,只为守护家乡的母亲河。在他身后是双河几代护河人接续驻守的坚持,他们逆着河流找茬,顺着河道亲水的足迹成为双河碧水清波边的另一道风景。

吃山养山,吃水养水。双河水光潋滟,不仅装点着水清岸绿的生态画廊,还让生态含绿量与产业含金量碰撞出新的火花。经过多方考察验证,该镇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连片打造、重点提升的思路,首先在卷棚村、早阳村、马家村等4个村引进并发展稻田养鱼项目73.4万平方米。稻渔综合种养下的稻田亩均产值较传统稻田种植增长3600元,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背后,凝结着农业产业发展的绿色智慧,也见证了农户从土里刨食到土里刨金的转变。

双河镇素以种植小麦、水稻、玉米为主,种植结构单一,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2018年,立足生态优势和产业发展实际,该镇引进软籽石榴产业,由村集体统一流转土地种植,其中以高坪易地搬迁安置点为轴心,集中连片发展核心区面积40万平方米,采取党支部+集体经济+农户的模式,全镇累计发展软籽石榴100万平方米。不仅如此,在软籽石榴园内参与田间管护还能挣钱,村民刘发俭自建园初就在软籽石榴园内务工,我自己的土地全部流转给园区,每年光靠在园区务工就能挣1.5万元。像刘发俭一样流转土地后在园内务工的村民还有10余户。目前,该镇软籽石榴产业已通过入股合作、土地流转、园区务工形式,带动辖区内8个村986户群众年稳定增收总计75万余元,实现村民坐收股金租金薪金,坐享一地生三金的红利。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