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宝鸡千阳县:国宝朱鹮上央视 生态文明美名扬

2021-09-26 17:38  宝鸡日报

9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在陕西省西安市隆重开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出品的《朱鹮记》于同一天在CCTV-10科教频道播出,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朱鹮频频亮相节目。

千阳县亮相央视节目。

朱鹮。

朱鹮千阳安了家

自2014年朱鹮在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的千湖国家湿地公园放飞以来,经过近7年的跟踪监测,野化朱鹮陆续成功繁殖出了28只幼鸟,现在能经常监测到的朱鹮数量30余只。鸟中“东方宝石”已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具备野外筑巢、觅食、自主择偶交配、自然繁育幼鸟等能力,野外习性逐渐恢复。

美丽的朱鹮。

游玩嬉戏的朱鹮。

“翩翩兮朱鹭,来泛春塘栖绿树。羽毛如翦色如染,远飞欲下双翅敛。”仰望天空,不时可见几只粉白相间的朱鹮翩翩起舞,它优美的身姿划过山林、田间、河道,波光粼粼的水面映衬出它们美丽的身影,这正是朱鹮在千阳生活的写照,千阳人民始终保持初心,肩负生态保护使命,始终秉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朱鹮的自然繁衍生息印证了千阳生态环境保护的显著成效。

温馨的朱鹮一家。

2021年千阳县千湖湿地鸿沟朱鹮繁育区野化朱鹮3对筑巢,共产卵14枚,孵化出壳11枚,其中一对朱鹮一年孵化2次,共产卵8枚,出壳5只,成活4只,创下了千阳县朱鹮孵化史上的新纪录。目前,孵化出的朱鹮幼鸟已羽翼丰满。

科普宣教强保护

每一次成绩背后都伴随着辛勤与汗水,每一次收获都蕴含着喜悦与感动。2020年千湖湿地朱鹮救助站被陕西省林业局授予“最美生态卫士班组”称号。

朱鹮保护监测人员工作掠影。

朱鹮保护监测人员默默地付出,用实际行动向人们展现了生态守护者的担当与初心,是名副其实的“生态卫士”。千阳朱鹮监测人员张虎介绍道,朱鹮每日天刚亮后离开夜宿地,沿千湖南北两岸浅水区域、千河河道觅食、活动,晚上天快黑时陆续回到夜宿地。为了能更好地保护朱鹮,陕西千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采取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等形式,向市民普及不能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捕鱼捞虾、放牧等活动,减少对湿地珍稀野生动物的生存、栖息和繁殖造成的影响。

每到春节前夕,陕西千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上门给保护区周边村民做工作,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以免惊扰朱鹮。当朱鹮进入繁育期后,朱鹮保护监测人员24小时不间断监测,采取多方措施来保护朱鹮不受天敌迫害。比如用光滑的铁皮把朱鹮筑巢有关联的大树树干包起来或者给大树戴上保护伞罩,避免蛇和鼬科动物爬上树,伤害幼鸟。但是,空中天敌保护难度特别大。近年来在朱鹮活动区出现过的猛禽有雕鸮、白尾海雕、游隼等,特别是夜行性猛禽雕鸮,它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不能为保护朱鹮而去伤害它,夜间监测人员只能轮流用手电筒不时地照射巢区周围进行干预。同时还用家养的鸡放到离朱鹮巢区稍远一点的地方吸引猛禽去捕食,让朱鹮幼鸟躲过这40余天在巢中艰难的日子。

孵化中的朱鹮蛋。

人工孵育创佳绩

今年4月,千湖湿地朱鹮繁殖区一对正在孵化的朱鹮受到猛禽的侵扰,被迫离巢,为了确保刚出壳三四天的朱鹮宝宝安全,陕西千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采取紧急措施:人工救助巢中的2只雏鸟。在救助过程中还意外发现巢中除了2只雏鸟外还有3枚卵。救助人员将这2只雏鸟和3枚卵连夜送到千湖湿地朱鹮救助站和珍禽救助站。朱鹮的人工育雏和人工孵化在保护区都是第一次遇到,人工孵化这方面只能凭借之前人工孵化鸿雁的经验和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技术人员的指导,3枚卵中的两枚卵相继成功出壳,然后转入人工育雏。

朱鹮宝宝。

育雏方面,遇到的也是新问题,有人工育雏的雏鸟、有野外自然孵化的雏鸟,监测人员不断与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技术人员进行电话、微信沟通交流,按日龄给每只雏鸟制作不同量、不同营养成分的食物。就这样,在大家的精心照顾下,朱鹮幼鸟慢慢能够主动觅食、练习飞翔。现在有3只已经放飞到野外,融入了千湖湿地朱鹮大家庭中。这次朱鹮人工繁育和人工育雏的成功尝试,为后期朱鹮保护救助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工作人员照料朱鹮宝宝。

保护朱鹮,是责任也是义务,更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完美诠释。

千湖湿地。

(来源:“学习强国”宝鸡学习平台)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