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宝鸡凤翔:“书记项目”打造乡村振兴“强引擎”

2021-12-06 09:30  宝鸡日报

“长青葱,临河风。”在网络还未盛行的年代,凤翔长青大葱就名声在外。11月底,记者沿着千河,来到宝鸡市凤翔区长青镇石头坡村大葱种植基地,只见一株株茎长秆粗的大葱“昂首挺立”,专业收获机缓缓驶过葱田,几名村民紧随其后,麻利地将大葱拔起、去土、整理、捆扎、装车……整个收获场面热火朝天、有条不紊,村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资料图

石头坡村的千亩大葱种植基地项目是凤翔区重点谋划实施的“书记项目”之一。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凤翔区聚焦产业兴旺这一关键核心,把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各级党组织书记的“一把手工程”,实施党建引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书记项目”,计划在两年内打造6个集体经济收入超150万元的示范标杆村,点燃乡村振兴“强引擎”。

项目年年都在抓,如何让抓项目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记者了解到,凤翔区将“书记项目”分为“支部引领型、村企联姻型、多种经营型、能人带动型、文旅驱动型”5种模式,由各级党组织书记精准对接主抓。

六营村的“书记项目”就是一个“文旅驱动型”项目。

六营村被誉为“中国泥塑第一村”,近年来人气越来越旺,成了有名的“打卡地”,但如何留住更多游客是长期困扰该村的一道难题。今年,作为六营村“书记项目”的负责人,区委书记带领区委组织部、区农业农村局、区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多次到六营村调研,最终确定了实施六营泥塑非遗文化、民宿、美食一条街项目。

资料图

“项目总投资1.2亿元,占地53亩,建成后,不仅能留住游客,还能安置本村人员200余人,预计每年实现村级集体收入130万元!”六营村党支部书记廖卫军兴奋地说。

“‘书记项目’重在典型引领、示范带动。六营村的‘文旅驱动型’项目通过打造有地域特色的精品文旅观光、研学体验、特色文创等旅游产品,进一步延长了泥塑产业链,可以为其他具有文旅资源的村子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出示范。”凤翔区委书记王宏强说。

在全区160个村实施“书记项目”后,区、镇、村三级书记肩上都扛着责任,凤翔区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与党建考核挂钩,牢固树立起“以项目看发展、以项目比实绩、以项目论英雄”导向。

长青镇石头坡村是凤翔区远近闻名的产业明星村。短短两年间,在“领头雁”村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石头坡村按照“村党支部定方向、村班子带头抓落实、党员群众齐参与”的发展模式,从集体经济薄弱村一跃成为“省级集体经济示范村”。

“长久以来,村里传统的大葱产业品种单一、作务方式落后。为了突破瓶颈,两年前村‘两委’班子决定整合资源,走合作化发展的路子,把大葱产业做大做强。”石头坡村党支部书记潘勤珠介绍道。

有了思路,说干就干。2019年5月,潘勤珠带头成立长青镇石头坡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支部班子成员集资入股,与合作社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直接参与合作社项目运营管理,动员全村887户3725人加入合作社,流转土地500余亩,开始规模化种植大葱。同时,村里派出专人前往山东学习先进的作务技术,还带回钢葱种子,引进全套农机设备,提高了种植机械化水平。“以前大葱亩产最多3000斤,如今亩产达到了1.2万斤,按目前市场批发价算,1亩地的产值超过8000元。”潘勤珠高兴地说。

今年,石头坡村根据村情谋划实施“书记项目”,发展“支部引领型”集体经济,复垦荒地建成50亩鱼莲混养基地,流转土地500亩种植新品种大葱,千亩大葱种植基地已初具规模,有效利用了闲置资源,加强了土地集约化经营,预计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过200万元,实现收益分红60万元。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目前,凤翔区集中精力加快项目建设,奋力推动“书记项目”走深走实、结出硕果。

陈村镇槐北村将规模化生猪养殖镶嵌在龙头企业产业链上,形成“村企联姻型”集体经济;彪角镇三岔村积极实施产业转型,发展千亩油菜种植产业带动乡村旅游业,壮大“多种经营型”集体经济;田家庄镇大原村实施乡贤“回归”工程,引导 “能人”以人才回乡、项目回迁、资金回流、技术回援等形式反哺家乡,发展“能人带动型”集体经济……

资料图

“实施党建引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书记项目’,是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新举措,也是落实用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2022年底,凤翔区将在全区实现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大幅增长,每镇至少打造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0万元的村,实现集体经济增收与群众致富的‘同频共振’。”王宏强说。(陕西日报)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