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晨 余腾)洋县深化乡村治理人才培养、管理、使用、流动等制度改革,不断完善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激励机制,夯实乡村治理人才基础,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实施基础提升工程,增强乡村振兴干劲。在各镇街道创新设立人才服务中心,配备了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副主任,每年下拨专项人才经费,夯实基层抓人才工作的力量,统筹人才培养、使用等各个环节。加大对实用人才的培养和培训,选派家庭农场主、致富能手到江苏省如皋市开展培训,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到乡村振兴重点村及特色产业发展集中地,举办魔芋种植、中蜂养殖等培训15场次2300余人次。邀请县级人才服务团开展黑米、果树等集中式产业扶贫技术培训、“三变改革”、合作社管理等培训110余场1.2万余人次,印发相关指导性书籍1.6万份,创新开设了乡土人才讲堂,鼓励乡土人才破土飘“香”。同时依托本土人才讲授技能,在乡土人才培育模式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实施“三培两带”工程,增强乡村振兴后劲。着力把党员培养成农村实用人才、把优秀的实用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实用人才培养成村干部,让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鼓励条件成熟的人才服务中心设立党支部,以支部为核心,在优秀人才、致富能手、外出创业优秀返乡人士和退役军人中发展党员,增强党组织对优秀人才的政治引领,引导他们积极投身家乡建设。目前累计从党员中培养实用人才1532名,从优秀实用人才中发展党员135名,把党员实用人才培养成村干部102名。
实施人才下乡工程,增强乡村振兴闯劲。整合全县各涉农部门系统具有中高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或本行业内专业技能优秀人才资源组建人才服务团,到镇村大规模开展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着力培育农村实用人才、产业发展带头人和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双联双服务活动”,人才服务团主动到镇村及产业园区、产业大户建立联系点,根据群众产业发展技术需求,开展“菜单式”对口帮扶。培育产业示范村68个,产业示范带46个,产业示范点72个,建成县、镇、村技能人才覆盖的集中连片黑米生产示范基地33个,以多元化的产业示范点,推动全县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