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特色产业才是致富好路子——汉滨区瀛湖镇三星村油茶产业发展纪略

2022-01-19 10:02  安康日报

记者 李俊 吴苏

临近大寒时节,寒湿的气流在空气中涌动,站在瀛湖镇的高处俯瞰,氤氲的雾气像一张轻薄的纱网,将周边的村组住户笼罩在内。一片冬末的萧索中,汉滨区瀛湖镇三星村的村民却丝毫不惧寒冷的侵袭,男女老少齐出动,撸起袖管、抡起锄头在田间地头忙活,板结的土块散落在他们的脚边,很快显出泥土的本色。而不远处,星星点点的绿色苗木像士兵般挺立在延展开的矩阵中,以蕴满生机的姿态等待暖春的到来。

这是新栽不久的油茶树。2021年,在汉滨区林业局的持续推广下,全区发展高标准示范油茶15000亩,发放油茶树苗110万株。瀛湖镇三星村的村民,无疑是其中最有种植热情的群体之一。

临近瀛湖的三星村,在此之前并未享受到瀛湖旅游业发展的红利,由于交通不便,村民入镇进城一趟并不容易,往往要先乘村运客车、再坐船、再乘车才能转到瀛湖大道上。交通上的制约和尴尬的地理位置一度困囿着当地的老百姓,近十年时间,当地人口流失的情况十分严峻,每年都有很多村民搬离此地,留在村庄的,大部分都是老弱妇孺。

没有产业,没有向心力,村子就很难发展起来。十三五初期,全村贫困发生率高达40%以上,6530亩耕地大多都已撂荒,农闲时节,打牌、闲谝成了村里的常态,对此境况,镇村干部都不免摇头叹气,试着引进企业发展农旅产业,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失败。亟待改变的三星村,正需要一项支柱产业,带领村民们从脱贫走向振兴。

找准产业路,留住乡土情

事情的转机要从去年7月开始说起。当三星村的村民们正在暑热中消磨又一个盛夏时,坐在办公室里的汉滨区林业局产业发展中心主任罗发涛正闷着脑袋筹划一项大事,他要找一个地方,用真切的改变,完成自己推广发展油茶的使命与梦想。

经过一系列的数据对比和条件分析后,他将目光瞄向了自己的出生地,瀛湖镇三星村。我小时候就在那里长大,那时候家家户户生活都比较艰难。努力读书也是想着要走出那个地方,不能一辈子困在山里。提起故乡,罗发涛的眉宇间满是愁绪。多年来,除了祭祖探亲,罗发涛几乎很少回去,看着故乡进步迟缓,他的忧愤也一点点在心头郁积。

几十年如一日的油茶研究,在此时派上了大用场。特别是在汉滨区林业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全区油茶产业发展逐渐迈上快车道,双龙、恒口、洪山等地的群众已然收益颇丰。这更加坚定了罗发涛的信心,他决定将自己对油茶的热情和多年总结的种植经验投射到故乡,帮助村民改变困境。

回到三星村前,罗发涛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怎么劝解农户、后续怎么指导等等,他都一一记录在册,在村干部的组织下,2021年7月23日,罗发涛在三星村开了一场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来自周边七个村的村民也都赶赴至此,现场座无虚席。再提起这场会议,罗发涛笑眼盈盈。在家的村民几乎都来了,周边的村民听说三星村要搞油茶,也都跑过来听。这说明不是村民不想发展产业,而是之前一直没有找准方向、选准路子,所以村民缺乏干劲。对于罗发涛的说法,三星村支部书记刘玉江深有感触,以前都说要做些啥,可是种粮食吧,还没等秋收就被野猪糟蹋了。种果树呢,我们这里又不是优生区,再者,水果成熟后也不知道卖给谁。搞养殖更是缺乏有经验、有实力的领头雁,发展不出啥规模,所以村民是致富无门,只剩打工了。

在外务工,成了大多数村民谋生的出路,可长此以往,三星村只会沦为空心村,当一代人老去后,村庄便成了回不去的故乡。也正是心头仍萦绕着对家乡的一份真情,罗发涛更觉出推广油茶的意义所在,那就是留住根脉留住人,留住产业留住故乡。唯有可持续发展的抓手,方能让村民保持动力,村庄方显活力。

栽下养老树,造福几代人

动员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针对村民提出的疑问,罗发涛一一解答,并向父老乡亲保证,一定会在往后的日子里,尽全力帮助大家发展好油茶。

定下心的三星村村民自此开始了热火朝天的大干快干。多年的撂荒地上,四五台挖掘机同时出动,很快将土地翻整出来,坡地上,人工与机械合力修建的梯田,替代了之前的荒烟蔓草。

今年57岁的三星村7组村民颜学根,原本已到了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年纪,在集镇的住房里,他经常会搓着闲不住的双手,寻找在土地上劳作的痕迹。闲下来,让他颇有一种不知所措的惊惶感,所以当他听说罗发涛在老家指导大伙儿种植油茶时,便迅速回到了村里,不等村干部游说,便扛起锄头,在老家的地畔边忙活起来了。

发放苗木的那一天,颜学根起了个大早,跟着运输油茶树苗的车辆赶到村活动室外的空地边,尽管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也早早就登了记报了名,可老颜还是没有争取到足够多的油茶树苗。人太多了,我就从来没见过这种场面,连70岁的老太太都来抢苗子,说要拿回去给孙儿种上,这不,我手上这些都不够嘛。被人群挤的灰头土脸的颜学根哭笑不得,赶紧兜住怀里的树苗往自家地里去了。

这几天气温低,又好久没下雨了,要保墒、保温,地膜要盖好,可不能把苗子冻死了。54岁的村民刘禾兴,对眼前已到小腿高的油茶苗可谓精心看顾,瀛湖禁渔后,原本身为渔民的老刘很长一段时间都很茫然。我养了几十年的鱼,这弄不成了,也不知道还能干点啥。最后就听罗主任说这个油茶种一次世代受益,我现在种这些,就当给自己存的养老钱,五年后到了丰产期,可不就有收益了么,我的子孙也都能享受到,所以我打算今年还要再发展几百亩。

事实上,在群众的能动性被油茶激发的三星村,很多村民都将其当作养老树在栽种,他们期待着三年后的满树繁花带来馥郁的芬芳,期待着五年后的累累硕果挂满枝头,清香的茶油从饱满的籽粒中汩汩流出,让他们的生活也像茶油一样,淌着黄金般的色泽,闪闪发亮。

算好生态账,资源变资本

当村民们全部自发地为种植油茶而辛勤耕作时,汉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驻三星村第一书记罗发建正绸缪着更久远的未来。这里毕竟基础太薄弱了,十三五期间,才实现了村组道路的加宽硬化,以往村民也根本没有发展产业的概念,所以要持续提升产业能效,就得不断完善产业链,真正让产业发挥长效作用,成为乡村发展、推动三农的核心。

为此,罗发建计划着在不久的以后,依托村集体合作社,建设油茶深加工基地,形成产供销一体化链条,让老百姓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地专心栽种油茶。等到茶花烂漫时,还可建设农旅观光园,引导农户开办农家乐、农家宾馆,将土特产品也包装成旅游商品销售给游客,达到一业带动多业兴的目的。

正因为前期群众工作做得扎实,后期发展要素想得长远,三星村的干部群众才能够达成举全村之力发展油茶的共识。当栽种的积极性延伸到村落的边边角角,每个人,都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脚踏实地的耕耘着。

梁远金、吴高平、梁永兴这些名字的背后,是一个个饱含伤痛的家庭,他们都因为家人或自身的伤残等原因而成了低保户,但在村上决意发展油茶产业的当口,他们将久违的热情重新泼洒在土地上,把院前屋后栽满油茶,2000余亩油茶树苗,就在短短的几个月内遍布在三星村的山沟茆峦间,连成一条条、一道道纵横交错的绿色曲线。

罗发涛没有想到,自己在很多年前艰难推广的油茶在三星村觅到了知音,村民的精心呵护、镇村干部的大力支持、国家政策的重点倾斜,都为油茶产业助农发展、振兴乡村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在他的展望中,十四五期间重点分布于瀛湖汉江左右两岸,凤凰南北二山,五堰河河流两边的油茶产业,必将成为带领汉滨百姓奔上振兴富路的朝阳产业,让成千上万的村民长久地受益。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