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收藏家何明辉30余载年画情怀

2022-02-11 18:05  汉中日报

本报记者 赵思睿 文/图

过年贴年画的习俗在我国传承已久,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春节记忆的重要部分。但你知道以前最流行的年画是什么吗?这些年画的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

在汉中,有这样一位年画收藏家,他被誉为“国内年画收藏界第一人”,他对年画有一种近似痴迷的热爱,用30多年的时间从全国各地收藏了3000多幅不同类别的年画及千余册年画藏品。目前是我国收藏70年代红色文化及年画排名前几位的收藏家。如今,退休在家的他通过举办展览、参加活动以及自媒体传播,推广年画艺术,“让现存的年画和年画里的文化和精神代代相传”是他的收藏心愿。他就是年近花甲的何明辉。

民居里藏着一家年画馆 别有洞天

居民区里还藏着“明辉年画收藏馆”。

如果不是手机导航,很难找到在汉台区新星街中国海关附近的小区里这家年画馆——明辉年画收藏舘。从外面看,它与普通民居无异,里面却别有洞天:自建五层楼房里,共二十多间展厅,挂满墙壁的年画,还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藏品还在库房中沉睡。他的年画展馆开馆以来,许多院校师生、机关干部、学者、画家,研究者慕名来观赏、查阅资料,他都热情接待,给予讲解。

何明辉正在为前来参观的小学生耐心地讲解海派年画《胖娃娃》。

收藏品里还展出与年画相关的知识书籍,供广大参观者学习。

何明辉,生于上世纪60年代,1980年参军入伍,投身国防建设,曾是一名铁路机关文化干部。身为文化干事,喜欢书法与绘画,偶然机会他发现新中国伟人画像、民间年画等很有特色,于是倾其津贴,利用出差、节假日等在各地旧货市场“淘宝”。从1985年开始收藏年画,这一“淘”就是37年,他收藏了开国领袖伟人、革命元勋、民族英雄、模范榜样、生产生活、革命教育、老照片等四千余幅,有些甚至为绝版。他也是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被推荐到周恩来纪念馆、井冈山、西柏坡、军事博物馆、八路军纪念馆举办专题展,2010年在太原举办“华北五省年画收藏专题展”,分别展出不同系列的藏品。目前是我国收藏70年代红色文化及年画排名前几位的收藏家。

展馆内其中之一的红色系列年画与收藏品陈列室。

身为共产党员的何明辉对红色文化收藏几近痴狂。据何明辉介绍,许多前来参观的人纷纷在伟人画前拍照留念。生产生活和教育板块藏品反映的无比忠诚热爱祖国、万众一心建设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精神获得了参观者一致赞叹。一位女士曾说:“这些年画太珍贵了!”,有观众直呼“太震撼了!一定要让更多的人看到!”

记者在采访拍照期间,何明辉在一旁耐心地讲解。

何明辉告诉记者:“我的收藏有‘三大之最’!”其一,收藏毛主席的图片与资料是全国之最,展馆的1-2楼全部都是毛主席不同时期的画像,这一类是最多最全的收藏。其二,收藏年画的数量与质量并存。且对于展览室的布局也要讲求节奏感,由20人成组创作的年画陈列一个展室,三两个人成组创作的又摆一个展室,摆放顺序犹如黄河水浪,有情绪上的激荡也有沉思。其三,自己的装裱技术公认过硬。利用闲暇时间,自己在家装裱画作、画框,已有7年之久。

两赴山西“逮画” 以执着获取珍宝

“哎呀,兄弟啊,没见过你这么倔强的人,为了几张破纸跑两趟!”这是何明辉在收藏之路最深刻的一次记忆。他说,那时候,山西吕梁不通火车,去那里收画,坐汽车在黄土坡上颠簸两三个小时才能到达。有个老百姓家里存着两幅反映春节民俗的年画,被我一眼相中,这画可是出自海派画家林慕白、谢木林之手的《鸡蛋丰收》。画面挺好还带画轴,唯独上面空白处有虫蛀窟窿眼。我本想询问价格,却被画主人大嫂以儿子不愿卖婉拒。心仪的画收不到手很是不甘心,在镇上吃完面条,决定再回去“磨”。终究没拗过这位大嫂,只得悻悻而归。

过了一个月他还是不死心,觉得这幅画品相、纸张,印刷都好,再放上个300年都没问题。

为了“逮住”这两幅画,何明辉顾不上晕车,又辗转前往吕梁,临行前带了两瓶汾酒。“你咋又来了?”“大嫂,看在我这么喜欢的份上,就把画卖给我吧。”大嫂指着日期说,这画出自上世纪60年代,她从娘家带过来就一直挂在炕头上,挂了45年,有感情了。画上的闺女抱着鸡蛋,大辫子梳的挺漂亮,她可舍不得卖。我说这样吧,这两瓶汾酒送给你,画单另算钱给你。正巧,她家拉回来一车子大块煤,估计有五六吨重。眼下全村又找不到足够帮她搬卸煤块的人。机会来了,他不顾11月份吕梁早来的寒冷,外套一脱,撸起袖子就去卸煤。整整用了一天时间,煤终于卸完了。金诚所至金石为开,山西大嫂终于被他的执着打动,不光将两幅珍藏年画以1000元卖出,还给煮了一大碗面条犒劳他。

精打细算“攒私房钱”只为藏品再丰富些

“有今天这个成就,还要归功于‘攒私房钱’。好多的苦得咽到肚子里!”何明辉感慨,经济上的困难,工作环境的影响,家人的不理解,在这几十年里,为了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在年画收藏与建馆上,他到现在也没有买汽车,一直都是骑着一辆破自行车。就这辆自行车给收藏年画立了大功,有四分之一的年画都是他骑着破自行车买到的。他算了笔账,汉中古玩市场离他家周家坪有13里地,如果打的一来一去就得30元,30元又能买两张画呢,想想这些年能节省多少钱呢。

为了节省开支,能自己干的都自己干,不会干的学着干。画框是他自己去山东青州市挑选,画框多大?天地占多少?包括画框上的金色条都是自己琢磨装上的。挖卡纸、贴金条、割玻璃、找玻璃厂都是亲力亲为。由于长期专注于装裱画框,落下了驼背这个职业病,经常来回爬导致腰椎也受损。

为了年画收藏事业,何明辉清苦了一辈子。在歌城娱乐正兴红的年代,不乏朋友邀约去玩,去歌厅一小时消费就500元。尽管如此,他没有沾边。

“大几百块还不如攒钱买年画呢!”何明辉告诉记者,他最远去过黑龙江出差,美术作品大多产在东北。因为解放初期,东北是我国重工业基地,再者东北干旱,绘画纸张容易保存。而2015年的东北吉林市古玩市场,收藏一幅毛主席像要450元。当时的450元是相当贵了,一般人那是绝对舍不得。

落叶归根 守住初心传承年画

临近退休,何明辉打算落叶归根,决定要回归老家汉中。他从北京将部分年画拉到太原整装。期间还要掏房租暂存,又拉回单位办公室,循环往复来回折腾,也没能让他放弃。然后,再雇用卡车把积攒的年画从山西拉回汉中。至少有三车,光运费就花了1.6万元。呕心沥血好不容易全部拉回来,就为自己的年画能在汉中群艺馆收藏并展出。2019年,他终于实现在群艺馆办年画展,新华社等权威媒体竞相来采访,他名噪一时。

他是个有心人,利用自己有限的薪资,去搞收藏,30余年收藏不辍;利用自己处在闹市中有出租价值的几层房子“装”藏品,且不图利不图名,这种精神追求和奋斗毅力令人钦佩。当然,何明辉也热盼这些年画承载的文化能得到公众认可,能有人与其合作进行开发利用。我们期待着所有的藏品全部展出,每个人都能接受教育,让中国红色文化基因一代代传承。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