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服务小微守本源 创新驱动显担当

2022-03-10 12:24  渭南日报

本报通讯员 陈璐 张霄虹

民营小微企业作为创新创造的重要平台,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中国银行汉中分行紧跟国家政策指引,坚决贯彻落实总行、省行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服务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以金融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发展为己任,通过提升服务质效、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升内生动力,多措并举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努力化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慢、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截至2021年底,该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3.97亿元,当年新增2亿元;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21亿元,当年新增首次突破1亿元大关,贷款增速达83.4%。2021年,全行累计投放各项贷款35.77亿元,其中民营小微企业投放7.06亿元,为近年来民营小微新增贷款投放最大的一年,共支持全市民营小微企业242户,为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

强化组织引领,提升服务质效

为健全普惠金融组织管理体制,该行将普惠金融业务纳入“一把手”工程,在2020年单独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的基础上,2021年正式挂牌乡村振兴金融部,出台县域金融暨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定目标、定策略,明确工作机制,按月召开普惠金融月度会,听取全辖进度汇报,统筹推进全行普惠业务发展。增强普惠力量,对全辖16家营业网点全部指定普惠业务AB角,强化培训、凡训必考,要求专员熟练掌握业务。2021年开展普惠业务专题培训6次,一对一上门辅导7家,形成了分行、网点两级小微企业专门服务体系。实施清单营销,分行牵头梳理了“科技类”“专精特新类”“小巨人类”204户及白名单客户104户,由网点落实电话联系、上门走访,现已完成名单客户100%触达,实现普惠小微客户有效新增147户,小微企业贷款新增1.03亿元。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将贷款项目贷前调查和省行尽责调查同步进行,线下业务从过去的一个月提速到现在的一周,线上业务实现“秒批”,有效提升服务质效,切实解决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慢”问题。

加快产品创新,拓宽融资渠道

针对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痛点,该行经深入研究破解,开发和推广了一系列符合小微企业需求的信贷产品,积极采用大宗商品、存货、应收账款等担保方式,破解企业担保难或押品不足的“瓶颈”。针对经营状况良好、抵质押物不充足的优质中小微企业客户,积极与担保公司合作,为其提供规范、有效的担保方式,目前该行已与市资信担保公司签订“银担批量总对总”协议。结合汉中实际,针对为航空、军工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中小微企业客户,研发了“中银航空贷”“中银商票通”等产品,利用核心企业的信用为其供应链上的中小微企业增信。同时,该行还开发了“中银税融贷”“中银结算通宝”两款信用类产品,依托大数据平台,整合企业在工商、司法、税务、征信等数据,为企业提供纯信用线上融资产品,通过上述产品创新,努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坚持减费让利,降低融资成本

近年来,国家和监管部门及中总行出台了一系列为小微企业减负的政策机制,该行始终做到坚决执行和严格落实。2021年,该行持续加大减费让利力度,率先降低贷款利率,民营、小微企业加权贷款利率较上年下降近30BP,户均贷款利率3.85%。同时,对属于国标小微企业,该行主动承担贷款抵押登记和评估等费用,累计承担各类费用近5万元,切实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以实际行动化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贵”问题。

优化考核体系,激发内生动能

近年来,该行持续完善专门的考核激励和资源保障机制,进一步强化对营业机构普惠任务考核,与各层级管理人员奖罚、评优、晋升等挂钩,充分调动分行、网点发展普惠业务主动性,激发内生动力。同时,分行落实授信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针对小微企业贷款制定了普惠金融(小微企业)、涉农、扶贫授信业务责任认定、尽职免责操作指引,充分考虑客观实际、明确关键操作,避免事后求全问责,解决了信贷人员的“后顾之忧”。

中行汉中分行行长吴芳娟表示,今年将继续主动担责,紧紧围绕“六稳”“六保”,努力破解民营经济活力不强难题。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集中信贷资源大力支持地方实体经济发展,进一步推动政银、银企合作,全方位形成发展合力,为我市高质量发展贡献中行力量。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