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创业就业“桥”连接“致富路”——汉阴县推进就业创业工作实践

2022-04-28 16:12  安康日报

(通讯员 冯友松 吕亨未)近年来,汉阴县委、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历次会议精神,围绕5775发展战略布局,以乡村振兴为契机,以就业一人、富裕一家为目标,积极探索,健全两大体系,强化三个保障,建立四个平台,瞄准五种就业途径,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探索出有效路径。

健全两大体系,营造优质创业就业环境

一是建立就业优先政策体系,县政府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汉阴县企业还贷周转金管理暂行办法》《汉阴县工业稳增长促投资十条措施(试行)》《汉阴县电子商务鼓励扶持办法(暂行)》《汉阴县稳就业九条措施》等利好政策措施,落实放、管、服,放宽市场准入,培育市场主体,解决融资瓶颈,落实税收优惠,扶持返乡创业就业。二是健全优质服务体系,建立县级创业就业服务中心,镇级创业就业服务站,村(社区)设立劳务就业信息员,形成县镇村(社区)三级服务体系,确保人员、场地、经费、设备、制度五个到位。以三条线和三满意为目标,推行下移一步工作法,主动上门,坚持落实县级领导包抓部门包联重点企业制度,开展百名人社干部进企业活动,为企业提供店小二保姆式服务。

强化三个保障,压实促进就业责任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机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促进就业工作,成立稳就业工作专班,明确细化稳就业专班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二是建立责任保障机制,将就业创业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和县政府年度十件实事之一,并作为重大民生工程进行专项督办。三是实施资金保障机制,设立创业就业基金,从2016年起每年县财政给予就业资金配套,累计配套就业资金900万元,补充创业担保贷款基金300万元。

建立四个平台,拓宽就业渠道

一是工业园区就业平台,建成汉阴县月河工业园集中区(2021年升为陕西省汉阴县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总面积为3.6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生态食品产业和生物材料产业,截至目前,入驻园区企业169户,规上工业企业41户,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29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1万个。二是农业园区就业平台,推行镇园产业联盟模式,培育各类现代农业园区113个,建成农业企业565家,家庭农场909户,各类产业合作社136家,提供就业岗位1万个。三是创业孵化基地就业平台,建成各类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园区)4个、县镇级标准化创业中心8个,共计扶持入驻创业项目实体200余个,带动就业2000余人。四是劳务协作就业平台,先后与江苏常州(溧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陕煤集团等开展劳务协作,累计收集300余家企业招聘岗位信息3.1万个,举办贫困劳动力专场招聘会50余场次,开展送岗位、送信息、送政策上门,在全县141个村15个社区组建村级(社区)劳务扶贫公司157家,建成苏陕劳务千里马人力资源超市,每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持在8.0万人以上。

瞄准五种途径,实现精准就业

一是培育和发展新社区工厂稳就业,按照搬的出、稳的住、有技能、能就业的要求,采取总部+社区工厂+社区车间的模式,截至目前,共建成毛绒玩具、藤编制品、电子线束、服饰加工、富硒食品加工等各类新社区工厂111家,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就近就地吸纳就业3420人,实现搬迁群众楼上居住、楼下就近就地就业梦想,实现务工赚钱顾家两不误。二是订单式培训促就业,统筹发挥人社、扶贫、教育、农林科技等培训项目,建立8所镇农民教育培训学校和115个村级(社区)流动培训点,以县职教中心为龙头、镇农民培训学校为骨干、村级培训点为基础的三级技能培训网络,按照企业+基地培训+定向输出+就业安置的模式,按需培训、分类培训,以厨师、家政服务员、制茶、小吃和修脚师培训为主,将技能培训与产业发展、市场需求相结合,先后开展扶志扶智1+1和扶志扶技2+5的培训项目,五年来,累计开展各类就业技能培训2.2万人次,培训后输出到江苏、上海、广东等地务工1500余人,极大地促进了就业。三是劳动力转移扩就业,与省内外就业基地积极联姻对接,建立用工岗位信息库,通过设立求职招聘窗口、点对点、面对面等方式征集贫困劳动力求职愿望、就业服务需求,并通过网站、微信平台、电视专题节目等媒体推介平台,在各镇和县城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人才夜市、贫困劳动力专场劳务招聘会和苏陕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等专项活动,实现用工供需精准对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巩固在8万人以上。四是扶持返乡创业带就业,开发挖掘本地特色资源,以加工包装本地农产品提升附加值,吸纳返乡农民工回家创业,通过能人大户+公司(合作社)+贫困户能人大户+贫困户创客+企业(合作社)+贫困户镇园联盟+电商+贫困户等新型创业模式带动就业增收,开展创业指导培训2100人次,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5亿元,扶持返乡农民工回家创业3409人,其中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799人,带动就业8000余人。五是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就业,为解决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三无人员就业,开发农村环境保洁、道路维护、河道管护等公共设施维护及公共服务类公益性岗位。全县共计开发扶贫信息员、保洁员、护路员、护林员、护河员等各类公益性岗位3810个,安置脱贫劳动兜底就业2950人,切实发挥了公益性岗位援助保就业的效益。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