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潜心科研34载 她用多彩油菜花妆点天汉大地

2022-06-03 15:12  渭南日报

本报记者 曹娜

阳春三月,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盛放天汉大地,妆点春色。其中,红、粉、紫、白等彩色油菜花格外引人注目,吸引八方游客慕名而来。这片彩色油菜花的育种带头人,就是2022年“陕西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陕西省三八红旗手标兵”“汉江流域创客英雄奖”“陕西最美农业人”“汉中市先进工作者”,市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油菜研究室主任李英。

在汉江流域创客“英雄汇”活动现场的李英。 受访者供图

“苦”是成功的法宝

“我的人生简单说是先苦后甜。干农科工作,吃苦是第一要义。‘远看像要饭的,近看是农科院的’——这句自嘲的顺口溜在我们又苦又累时,总会让我们哈哈大笑着解压。”这是李英对自己工作生涯的总结。1988年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农学专业,1990年调入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毕业起,她就与农业科研结下了不解之缘,时至今日已34年。

上世纪90年代初,汉中市大豆种植大多是亩产只有七八十斤的老品种,种植效益非常低。研究大豆良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单位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她。受时代所限,没品种、没资源、缺少经费,但她面对困难没有灰心,毅然担起重担。没品种、没资源?那就自己搞!她在不通汽车的山区骑自行车再加步行,去采集样本。哪怕掉到四米深的沟里,爬起来拍拍土又接着去找好豆种。大豆出苗后,试验基地周边成群野兔出没,这让李英伤透了脑筋。放鼠药、搁老鼠夹甚至砍来刺梢围挡,她和同在农科所工作的丈夫试了各种办法效果都不理想。无奈之下,夫妻俩只能用人工撵的笨办法。他们拿着手电筒守在地边,不时敲打铁盆,不到深更半夜都不能回家。一次半夜到家时,刚满2岁的女儿穿着秋衣、光着脚丫,站在漆黑的家门口哭着喊妈妈。寒冷的夜风把孩子吹得浑身冰凉,李英心中的愧疚无以言表。

春天是油菜杂交育种最忙的时期。为防止异花授粉,李英和同事们要给选定的好株系挂上牌标,再给选定挂牌的植株花序套上羊皮纸袋,后期再一株株授粉。十几亩网繁制种的大棚,工作量巨大。寒风、暴晒,他们要去地里一株株查看;露水、暴雨,他们必须人工一点点敲掉积水以免压塌大棚。湿气重的恶劣工作环境,她和同事们多多少少都有些小伤病。在田里工作站得久了,李英得了严重的脚掌肌肉劳损、肌腱炎。但为了加快育种进程,她只能一边去医院针灸治疗,一边继续下试验田,忍着疼痛坚持。

吃了苦,终于盼来了甜。11年时间,李英先后收集大豆地方品种和各类资源200余份,引进大豆新品种80余个,开展各类试验50多项,筛选出了“郑长叶7号”“豫豆16号”等8个适合汉中种植的高产优质大豆品种。1998年,由她主持的“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项目荣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专”出来的“点种成金”

古诗《菜花》云: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作为农民经济收入“生计”中的一种,2002年,我市提出建设百万亩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发展目标。也是这一年,李英岗位调整,开始了油菜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工作。

搞育种,观察选种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基本功。每年冬天和油菜开花做杂交前,都必须对选种圃的优良单株仔细筛选四五遍,每次至少需要一个星期。20年来的这个时节,不论阴晴雨雪,她和同事们蹲在试验田一遍遍、一株株地筛选。她带领团队运用小孢子培养、分子标记、航天诱变等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创制油菜新种质6000余份,选育并审定登记机械化和彩色花油菜品种15个,12个适宜机械化的汉油系列品种转让给了深圳、四川、杨凌、湖北等11家企业,在生产中推广应用。负责培育推广的国审品种“汉油8号”“邡油777”等汉油系列油菜新品种,以其高产高油、抗病抗倒、适宜机械化的突出特点,深受汉中、四川、湖北、安徽等14个省市种植户的喜爱,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汉中作为“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怎样在全国并不稀缺的油菜花海旅游资源中脱颖而出?2010年,身为市政协委员的李英提出“在汉中打造全国第一个多色油菜花海区,推动我市旅游再上新台阶”的提案。她带领团队创新开展了彩色花油菜育种技术研究和多功能油菜品种选育,成功培育出红、粉、紫、白等彩色花油菜新品种31个,并在陕西、安徽、北京、江西等十余个省市油菜花旅游核心区示范种植,推动政府在汉台区武乡镇打造了西北第一个七彩油菜花海观光区,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因这些科研成果,李英荣获陕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省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市人才池专家称号。

记者手记:农业科技的全方位进步,让我市许多农业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到“领跑”的转变,让广大农民实现了从土地上收获美好生活的希望。让科研成果从实验室的理论研究变成田间地头的现实生产力,少不了一群风吹日晒的农技科研人员。未来,更多像李英一样的农科从业者,将继续扎根基层农业科研第一线,用汗水和坚守完成更多农业前沿科技,为汉中农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