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创文进行时|生活垃圾:从分类到处置

2022-06-21 10:04  安康日报

记者 孙妙鸿 唐正飞 实习生 朱康华

前端分类,后端转运一锅烩的现象,影响居民接受和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在香溪社区居民张文远看来,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的工作,既要有前期的宣传引导,提升居民主动实行垃圾分类意识,又要加大垃圾分类配套设施和人员的保障,这些都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在安康,虽然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中做了大量有益探索,但仍处在起步阶段,涉及的前端人们生活理念的转变、生活习惯的养成,中端的分类收运,末端的分类处置等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安康城区公共场所、住宅小区,随处可见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等宣传标语,四色分类垃圾桶摆放在固定位置上,垃圾分类投放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逐渐成为社会的新风尚。

垃圾分类,一头牵着民生,一头连着文明,既是关键小事,又是民生大事。为推动垃圾分类,我市先后印发了《安康中心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2020-2025 年)》《安康中心城市2021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安康中心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建设工作方案》《关于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并自去年开始进行垃圾分类示范点建设,以点带面,引向深入。

一场关于垃圾分类的战役,悄悄打响。

示范引领,迈出垃圾分类一小步

目前,辖区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提高了,不像以前大包小包都塞进一个桶里,现在会进行分类。同时对垃圾分类的态度也从原来的无所谓变得慢慢认同、接受,也会去给身边的人宣传。汉滨区新城办香溪社区党总支书记罗兰平说。

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后,香溪社区确定垃圾分类专员,配备专管联络员,划分区域模块,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实行专人专区定时定点包干,确保责任到岗。并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社区日常检查内容,每月对辖区单位(家属院)、小区、宾馆酒店、学校等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情况进行检查并实行通报评比,全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社区建设落到实处。

香溪社区与老城街办西大社区、江北街办前张岭社区、县河镇牛岭社区等一起,列入汉滨区垃圾分类示范点。建设启动以来,各示范点结合各自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试点行动。

距离中心城区9公里的牛岭社区,是汉滨区唯一一个农村垃圾分类试点,探索红色+绿色垃圾分类模式,通过党建引领,发挥党员和基层党组织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的作用。以辖区旅游资源为支点,加大对游客、群众的宣传引导,先后成立党员、群众垃圾分类投放志愿服务小队,通过人性化服务带动精细化管理,精准引导投放,提高游客、群众垃圾分类的参与度和精准投放率。

除了社区,一些单位也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

走进汉滨区幼儿园,随处可见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展板。该园老师郑玉介绍:全园15个班,每个班都设置有垃圾分类专题角,每学期不定期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教育活动,每周一围绕垃圾分类的意义、如何分类、处理办法和注意事项等定期开展活动。并利用走廊设置垃圾分类专题区,制作垃圾分类户外展板,通过微信公众号和交流群,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带动家庭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中来。

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垃圾分类全覆盖

安康中心城区在完成垃圾分类试点后,连点成线,以点带面,推动城区公共场所和338个无物业居民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

在推进中,中心城区把火车站、汽车站、图书馆、影剧院、公园、广场、宾馆酒店、商场超市、医院等公共场所生活垃圾分类作为推进重点,围绕生态环境保护、节约资源,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原则,加强公共场所垃圾分类宣传,扩大宣传广角,按照四分类标准配足配齐分类投放设施,充分发挥公共场所的宣传带动作用。同时,利用小手拉大手,持续做好中心城区109所学校的垃圾分类,通过学校广播、黑板报、班会课、展板等方式持续深入开展校园宣传。同时,按照生活垃圾四分法要求和标准,提升改造现有垃圾分类收集点、转运站、压缩站等,保证功能满足分类要求。收集点内桶、箱、房等设施统一标志标识,各类垃圾收运车辆基本满足当前分类需求,运输车辆规范完成颜色和标识更换。

在推进措施上,将任务细化分解,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力求做到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相互配合。因地制宜充分调动社区资源,选派有责任心的党员干部、志愿者等群体组建督导管理小组,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参与率,建立分类管理制度,配备 分类设施、分类指导员、引导员,建立工作台账。

加大建设,稳步提升末端处置能力

在汉滨区老城办大北社区、晏坝镇、双龙镇等,我市建成10个危险废物回收试点,回收的废电池、废灯管、废电子产品等危险废物按规定分类分区贮存,并安排专人负责定时回收,最后统一交由有资质单位转运处置。

加大垃圾末端处理建设,是加快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进程的关键。我市完善有害垃圾、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处理,规范收运,逐步提升末端处理能力。

汉滨区积极推进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目前累计完成各项审批手续40项,项目规划审批、用地征迁,进厂临时道路、用水、用电,施工图设计等准备工作全面推进。拟新建10万吨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目前正在办理相关行政许可审批手续。针对可回收垃圾,拟确定一批有规模、有资质的大中型回收站进行规范,统一标识标志后作为可回收物的处理站点,确保我市可回收物回收、利用、处置规范运行。

除了推进末端建设外,中心城区还规范垃圾收运,中心城市共有 3 座垃圾转运站,23 辆垃圾压缩车,日处理垃圾约 500 吨,通过不断优化清运作业的方式方法,实现了城区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垃圾分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较于城市,农村推行垃圾分类难点更多。农村地域广阔,村民居住分散,专职人员少,设备配套投入大,缺乏长期宣讲监督,效果巩固周期长

有关部门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我市垃圾分类部门相互协作不够,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主要由城管部门推动,城区内垃圾收集主要由街道、社区、物业等有关单位负责,垃圾清运、处理工作由环卫部门负责,再生资源利用由商务部门负责,有害垃圾由环保部门负责,医疗垃圾由环保和卫健部门负责,垃圾源头减量由市场监管、发改等部门负责,垃圾分类经费保障及分类收运处置运行所需经费由财政部门负责。因涉及部门较多,整合部门资源,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才能保障垃圾分类有序推进。其次设施滞后,无法满足处置需求。目前,安康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主要采用卫生填埋方式,有害垃圾处置尚未建设,厨余垃圾处理能力仅占城区餐厨垃圾日产量的8%,其余全部卫生填埋处置,加大了填埋场渗滤液处理难度和费用。大件垃圾、装修垃圾、绿化垃圾末端处理设施尚属空白,无法满足分类处置需求等。

编后:垃圾分类工作是系统工程,贯穿于源头分类、过程分类、收集运输、资源利用和末端处理等多个环节。末端的处置方式决定了前端的分类方式,而前端的分类结果又直接影响着末端的处置效果,其环环相扣、步步相连。因此,探索建立系统的运行机制,加大前端的引导和末端建设,畅通垃圾分类的脉络,才能推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发展目标得以实现。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