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安康现当代文学人物回望:田昌发

2022-07-13 14:05  安康日报

田昌发先生是安康电视台《安康电视报》老报人、知名报告文学作家、优秀新闻工作者,他文化底蕴丰厚,爱好广泛,涉猎多种文艺门类,屡有佳作问世。各类表彰无数,成绩斐然,却为人低调。退休后,他孜孜不倦著书立说,坚持笔耕不辍文化养老收获累累硕果,辛勤创作3部长篇小说,进入文学写作的又一个高峰期,把自己积累沉淀一辈子的知识和经验贡献给社会。对他来说,但得夕阳无限好,他要更加努力地工作,为安康文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中毕业,田昌发回到家乡当上了一名小学教师。那时正是向雷锋同志学习全民运动高潮,学校组织大型文艺宣传活动,他为孩子们写下了《雷锋赞歌》朗诵诗,120行,朗诵非常成功。不到半年,来了两位电影放映队的师傅,不容分说,就把他的小棕木箱和铺盖卷运走了,他们说放映队要一个能写会画的人,组织关系他们都办好了,跟他们走吧。他只得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小学校。

电影放映队跋涉在家乡的山山岭岭,巡回放映,很受群众欢迎。他把电影队跋山涉水在山区放映电影,群众热情欢迎的事迹,写成了两千多字的新闻稿,刊登在《陕西日报》纪念版上。每到一地,他就去采写当地人,采访新鲜事,编写快板词,绘制成灯片,当晚就上土电影。当时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他画出一组组二三十片的幻灯片,给予完整报道。后来,三线建设开始,放映队又上了阳安、襄渝铁路,为铁道兵战士、民兵连和学生连放映电影。

领导发现了田昌发是个人才,很快就把他调进安康县城,负责全县的电影宣传工作。他通过影评、通讯、特写、报告文学,采写先进事迹,歌颂英雄人物,报道山乡巨变,一发而不可收。1976年,田昌发被调入安康县委宣传部,专事通讯报道。他采写了大量的新闻,拍摄了许多照片,刊发在省市报刊上。1983年7月31日,安康特大洪水灾害的当天,他随安康城关镇的干部一起在东坝检查灾情,疏散群众,紧急情况下,上了一只木船,在奠定塔附近的洪流里漂浮了一夜,翌日才爬上岸,找到家人。之后,他又拍摄了大量抗洪救灾的照片,举办抗洪救灾展览。他还调查了解在抗洪救灾中一些干部群众的先进事迹,为英勇抢救国家财产和救人的死难烈士撰写调查报告,被授予抗洪救灾三等功。

对田昌发影响最大的是著名报告文学家徐迟先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由此他又看了徐迟的《祁连山下》。此后当代作家的诸多报告文学作品,使他震动和感怀。在火热的生活里,田昌发游走在山山岭岭,采访不止,写作的文思和激情如山泉般喷薄而出。白河的修石坎梯地的三苦精神,他写了报告文学《血肉长城》;紫阳竹山村在悬岩上修路,他写了《路魂》;他采写全国绿化造林劳动模范杜德宝,写了《树魂》;他采写全国劳动模范火葬场接尸整容工郭定翠,写了报告文学《安魂女神》;他采访十三大代表、汉阴县特级教师查振坤,写了报告文学《双乳琼浆》;他采写全国劳动模范屈良和,写了报告文学《满目青山夕照明》;他还采写了解放军文艺战士崔八娃的悲情人生,写了报告文学《一颗星星的隐现》;还有报告文学作品《降龙伏虎图》《横断江流》《她有三千弟子》《古庙新歌》等等。《双乳琼浆》挤上了《人民文学》杂志,《满目青山夕照明》登载在《人民日报》海外版,还有20多篇报告文学集束炮弹式地刊发在陕西日报、农民日报和安康日报上,位置醒目显赫,成为陕西报告文学界杀出的一匹黑马。他的报告文学《安魂女神》入选到1995年安康地区初中升高中语文考题,据初升高命题组邹和生说,考题问报告文学《安魂女神》中的主人公是谁,请说说主人公的精神品德。

1987年12月28日,安康电视台成立,田昌发跃跃欲试。他干了10年电影工作、10年宣传工作,在之后的20多年里,他在电视事业上又干得风生水起。从新闻编辑到新闻部主任、总编室主任,到1994年7月1日创刊《安康电视报》任主编,编采与发行集于一身,10年520多期,他创造性地展示了电视人的奋斗精神和工作风貌。《安康电视报》很接地气,具有广泛的读者群。来信来稿源源不断,报纸受到广泛地喜爱。走马十年《安康电视报》,田昌发社长与主编双肩挑。一手抓报纸发行和广告收入,一手抓报纸质量,不仅使该报艰难地生存下来,而且使其蓬勃发展,茁壮成长起来。该报很多版面编排新颖,文字优美,生动活泼,给作者的作品增色添彩。报社经常把读者请回娘家,举行联谊会、座谈会和研讨会。报社广泛团结作者,举办多项有奖征文活动,都得到安康文化人乃至省内外作家的热情支持和参与。报纸周围聚集了广大的读者群、业余作者和专栏作家,电视报社是他们心灵倾诉的温馨之家,成为宣传安康地方文化,聚集安康文化名人的人脉兴旺的文艺沙龙。

田昌发认为柳青和路遥,都是用生命写作的人。一切有出息,有作为的作家,都应该用生命去写作。为名利而写作是卑微的,永远写不出宏大的作品。一切有精神追求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都应该铸造人类真善美的灵魂,都应该到司马迁的坟头上洗刷灵魂,在鲁迅的著作中擦亮双眼,向柳青和路遥顶礼拜谒,为崇高的文学殿堂垒砌厚重的砖石而奋斗。

(记者 梁真鹏)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