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何小虎:从延安走出的火箭心脏“钻刻师”

2022-07-17 13:02  延安市融媒体中心

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激动人心的一刻,使得亿万中华儿女为此欢呼雀跃。当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三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身上,关注载人飞船发射的精彩瞬间的时候,还有一批人更加激动和自豪,他们就是为了神舟十四号的成功发射而将其每一道工序、每一个部件都做到极致的航天工人。今天,编者就带着大家走近航天工人何小虎一位从延安走出去的火箭心脏钻刻师,带你了解大国工匠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寻梦:延安娃要当航天人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一飞冲天,中华民族圆了千年的飞天梦。

彼时,在黄土高原的一个小山沟的窑洞里,延安娃何小虎看着电视画面浮想联翩。

那一夜,从未想过人生何去何从的17岁少年,睡在土炕上辗转反侧

次日6时23分,晨光熹明。神舟五号在轨运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后,其返回舱成功返回内蒙古主着陆场。

我要做航天人!少年的梦想也跟着旭日升起,这只黄土地上的小虎想要遨游浩瀚的星辰大海。

好好念书,孩子。家里人没说啥,眼里却是宽容的怀疑。

一个农村娃,还想上天?!做梦哪周遭尽是嘲讽的言语。

倔强的少年不管这些。高中三年,他总是第一个走进教室,最后一个回到宿舍。然而,高考还是落榜了。

连个大学都考不上,还想当啥航天人!那段时间,小山沟里都在讲这桩笑话。

没事啊孩子,咱们上个好技校当工人。老实巴交的父母看着深受打击的儿子,红着眼睛说。

当工人!何小虎眼前一亮。循着航天梦,他惊喜地发现,除了高大上高精尖的设计师、工程师等,航天事业需要大量技术工人。

就做航天工人!何小虎跟自己说。

选择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何小虎踏出了实现航天梦的第一步。从入学的那天起,除了上课、吃饭、睡觉,他所有的时间都在实训基地度过,一根筋打磨自己的专业技能。

一个技能不过硬的工人,肯定干不了硬活,揽不了难活。何小虎通过参加各种专业比赛,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机械加工创意和综合能力。数学建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他一路从系里、院里走到全省、全国,最终分别拿到全国一等奖、二等奖。

三年技校学习,120%的努力为何小虎赢得了100%的机会。

2009年,他以实操第一名的成绩从300多人中脱颖而出,进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何小虎如愿成为了一名航天工人。

逐梦:用匠心把产品做到最牛

然而,还没从成为航天人的喜悦中平静下来,何小虎就被车间里的老师傅上了一课。

在直径一尺多的部件上,能钻出2000多个不同角度、不同直径的小孔,最小的孔直径只有0.12毫米。第一次见识被誉为航天钻头的全国劳动模范曹化桥老师傅的绝活儿,何小虎难以置信!而车间里有绝活儿的不止曹师傅一个。

穿上有中国航天标识的工作服,何小虎开始思考: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航天工人?

心在一艺,其艺必工。走进车间,他开始从小学徒做起。把产品装上数控机床,加工、测量、清洗、放置何小虎每天重复同样的动作几百次,跟着老师傅们学习把简单的工作做到极致。三四年时间,一千多天,他就像一头伏虎,潜下身心,学习新技术、掌握新设备、挖掘新潜能,逐渐成长为液体火箭发动机动力之源的守卫者,越来越多地承担起各种型号产品的制造加工。

心在一工,其人必匠。2015年,网上流传一段视频,展示了一个三层嵌套、正四面体结构的玲珑球,创作者被网友称为最牛车工。

同样是车工,我能不能成为那个最牛?何小虎问自己他要超越。

2016年,航天炫诞生了。

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何小虎带着他的倔劲、虎劲和徒弟利用一切业余时间,想创意、定方案、做加工,不断地推翻、重建,再推翻、再重建

我们试了所有能想到的法子,不知道失败了多少次三个多月里,他们没有周末,忘记下班,一再缩减休息时间,终于把一整块不锈钢毛坯料一次加工成了三层嵌套正十二面体玲珑球,最薄的部分只有1毫米。

何小虎将这个玲珑球命名为航天炫。前不久,他又带领团队将航天炫升级为十层嵌套正十二面体结构。

这是一个炫技作品,体现了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核心零部件制造的一些技术。何小虎希望通过这样的作品展示中国航天工人的加工技能。

他跟团队成员说:国家正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我们航天工人的合格就得是最牛才行。

筑梦:自己的使命与航天事业紧相连

作为液体火箭发动机动力之源的守卫者,何小虎加工的航天零部件产品精度,直接影响火箭发动机能否精准入轨。

2016年,公司接到某发动机喷注器架深小轴的加工任务,产品基本尺寸为直径3.5mm、公差仅为0.008mm,加工难度达到车间当时的设备极限,即使由经验丰富的高级技师加工,合格率也只能保证20%。

我来试试!何小虎的倔脾性虎脾气拧了起来。查资料、想工艺,常常反复试验到凌晨三四点,睡上两三个小时,天亮了继续工作。在那段日子里,他吃饭睡觉,甚至做梦的时候,都在琢磨方案、破解工艺。传统的路子走不下去,何小虎就创新思路,提出了极限加工稳定性控制法首件标定参数法等新概念,第一批次试加工,产品合格率就达到100%。

在非精密环境中实现产品精密加工,关键在于对机床性能的熟练掌握和对工艺方法的创新突破。何小虎把机床性能发挥到极限,保证零部件达到头发丝1/10的加工精度,生产效率提高了4倍。他的新概念也被引入其他精密加工任务中,每年可节省成本上百万元。

执着专注,用心专一。进入车间12年来,何小虎以一心执一事钻刻火箭心脏加工发动机涡轮泵等关键部件,守卫液体火箭发动机动力之源。他将自己的使命与祖国的航天事业紧紧相连,匠心倾注,持之以恒,自技至艺,由艺入道,先后创造出微小孔高效加工法以车代铣、以车代磨等一批技术工艺方法,累计攻关解决了60余项火箭发动机技术难题。

何小虎说:必须精确雕刻,万无一失。航天工人的丝毫差池,都会导致火箭发射延误,甚至失败。

从嫦娥奔月到天问探火,从神舟飞天到羲和逐日,再到空间站建设等一系列任务,何小虎都参与其中。他把自己拧在工作岗位上,用120%的努力攻坚难题,在一次次圆满完成任务的同时,体悟作为航天强国建设参与者和实践者的青春荣耀与无悔人生。

在何小虎看来,一个人技术再好,力量再大,能为祖国航天事业所作的贡献也是有限的。所以,做好传帮带,为国家培养更多人才,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今,36岁的何小虎作为公司最年轻的技协导师,带着徒弟们传技艺、守匠心,继续为航天事业攻克一个个火箭发动机技术难题。

对比当年神舟五号给自己种下航天梦的种子,看着神舟十四号发射时电视画面中自己加工的产品时,何小虎的心中更多出了对祖国强盛、航天强大的自豪之情和航天人的责任与使命。

中国航天正在逐梦星辰大海,走向更加浩瀚的宇宙。我们航天人超越自我的一小步,就能推动整个行业、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前进一大步。梦想在前,何小虎告诉自己,青年人更要继续努力奋斗。(记者 刘彦 牛敏)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