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陕西省粮食总产稳定在1200万吨以上

2022-07-18 06:12  西北信息报

近日,宝鸡市岐山县小麦玉米“吨半田”小麦实收现场传来喜讯,经陕西省农业农村厅专家组现场实收测产,示范田小麦平均亩产812.93公斤,不仅创造宝鸡市小麦单产最高纪录,而且刷新了全省4个“吨半田”示范点实收测产最高纪录。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是国家安全的基石。近日,记者从陕西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全省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升,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近年来,陕西省粮食总产基本稳定在1200万吨以上。今年陕西省夏粮播种面积1657.65万亩,较上年增长0.04%;单产达到287.09公斤,较上年增长1.37%;总产达到475.9万吨,较上年增长1.13%。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稳面积、提产量、强科技

粮食单产和总产稳步提升

“始终把粮食安全摆在‘三农’工作的突出位置,稳面积、提产量、强科技,实现了粮食单产和总产稳步提升。”陕西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宁殿林在发布会上介绍说。近年来,陕西省粮食总产基本稳定在1200万吨以上,2021年粮食产量1270.4万吨,相比“十二五”末增加了65.73万吨,增幅5.46%。单产水平持续提升。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纪录不断刷新,2021年平均单产281.91公斤,较“十二五”末,净增14.98公斤,增幅5.61%。其中小麦单产由“十二五”末的281.32公斤上升到2021年的296.38公斤,增幅5.35%;玉米单产由“十二五”末的314.4公斤上升到2021年的339.23公斤,增幅7.9%。

种业创新突破发展。陕西省域内组建了9个商业化联合育种体,支持种业企业和科研院校开展科技攻关。目前,全省主要粮食作物商品化供种率达到80%以上,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近年来培育的小麦品种西农979、西农511在全国累计推广1.5亿亩以上;玉米品种陕单650、陕单636已通过国家审定,在国内机械直接收获籽粒方面取得了突破,深受种业行业好评,发展潜力巨大。

“两藏战略”“一稳三提”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近年来,陕西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全面落实“两藏战略”,扎实推进“一稳三提”行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坚定不移稳面积。“稳”字当头,坚持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采取面积考核政府、产量考核部门的措施,确保播种面积稳定。2020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扭转了多年下滑趋势,当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4501.5万亩,2021年达到4506.45万亩,2022年预计达到4507万亩,实现了稳中有增。

“扩”中增潜,紧盯关中灌区和渭北旱原水旱交界处,通过财政补贴方式,推动具备条件的耕地恢复一年两料种植,连续三年实施夏玉米扩种行动,提高了复种指数,增加了面积总量。“整”上发力,针对部分耕地撂荒现象,开展撂荒地综合整治和统筹利用,按照宜粮则粮、宜特则特的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引导有序恢复耕种。2021年以来,陕西省已整治撂荒地近300万亩。

围绕“双确保”

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近年来,陕西省围绕“要优化布局,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要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的观念,全面落实省十四次党代会部署,坚持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推进粮食生产稳存量扩增量,实现面积产量“双确保”。

全力以赴确保粮食面积稳定。狠抓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落实,省级设置4500万亩和1200万吨的基本保障目标,将任务分解到市、县,并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全省确定30个产粮大县和20个粮食安全保障县,压紧压实地方政府责任。

持续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围绕粮食生产需求,通过项目带动、龙头企业参与、金融支持等方式,建设旱涝保收、耕地地力等级高、适合机械化作业的高标准农田。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十四五”期间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773万亩。强化科技支撑提升粮食单产。

推广集成技术。在陕北、渭北和关中,持续加大玉米增密度提单产“5335”集成技术推广力度,将玉米单产提高50公斤;在小麦主产区大力推广宽幅沟播“3335”技术,将小麦单产提高40-50公斤,增加百万吨粮食产量。

此外,不断提升装备能力。加大农机研发推广力度,调整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快先进机具的推广应用,提高机械化水平。力争到2025年,全省农机发展将实现农机装备品类基本齐全,农机具配置结构趋于合理,农机作业条件显著改善,覆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粮食主产区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丘陵山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5%。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