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言
又到一年秋收季。走进沈坝镇田间地头,颗粒饱满的水稻散发了迷人的香气,排排大豆被风吹得乐了出声,收割后玉米发挥着余热 ,等待着秸秆还田。与以往农耕图不同的是,牛耕田、人割禾,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牛图景已悄然改变,铁牛机械化耕作荣登主角。
沈坝镇一直有着种植水稻、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的传统,随着城镇化的推进,留在家里耕种的人越来越少,肥沃的土地变的荒芜,为了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破解耕种规模小,扭转无人种植现状,沈坝镇积极探索出一条农业新模式:成立农业机械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支部+合作社+服务队,初步形成土地集中托管的新模式。
沈坝镇花红村成了首个试点村。花红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借助中央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50万元,采购适用于本地农耕和桑园管护的先进农机机械设备等经营性固定资产,转包给懂机械,善经营的专业农机合作社,农机合作社以低于市场应付费用的20%为本镇农民群众服务,解决传统农耕向农业机械化转变推广、提升农业机械化率,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同时又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有效地提升了经济、社会、政治效益。
三方共赢利提升了经济效益
徐辉仕是花红村的农民,他种了一辈子的地,从播种、起垄、除草的田间管理到秋季收获,对于已经六十多岁的徐辉仕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但今年好了,一亩地花费三百元就可以托管给农机合作社,他可以当甩手掌柜,安心养老了,地也不会撂荒了。
在花红村像这样的农户还有很多,他们将土地集中托管给合作社,让一些年老体弱及留守妇女适度参与农田管理,既能有效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进一步解放了劳动力,使家庭实现了务工收入、土地收益双丰收。农机合作社有稳定收益,就可以继续优化机械装备,拓展服务领域,降低生产成本。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与农机合作社签订机械租赁合同,既减轻村两委班子管理机械设备的繁琐工作,同时还能将中央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专项资金效益最大化,确保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长期稳定增收。从而达到农户、农机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三方共赢,提升经济效益。
机械效率高 提升了社会效益
以前一亩要4个人收一天才能收完,光人工费就要500元左右,现在这个联合收割机20分钟就能收一亩地,还有旋耕机,能碎土、切碎埋在地表以下的根茬,田园管理机效率也很高,我还租给桥头村蚕桑示范园区使用了.....安康鑫盛米仓农业机械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徐远米得意地介绍道。
从农机合作社荣登主角后,结束了沈坝镇小四轮一统天下、牛拉犁走遍田间局面,很大程度减轻了传统耕作的劳动强度,节省了传统耕种人工和机械成本,解决了农业生产人力劳作效率低和各经营主体用工难的问题,促进了乡村产业的不断壮大。农机的使用也大大提升了秸秆粉碎还田率,改变了秸秆焚烧的问题,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服务全覆盖提升了政治效益
农机合作社通过使用先进的装备、形成了农机耕、种、播、收全程机械化的服务,引导小农户与现代化大农业有效对接,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等领域大显身手,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沈坝镇花红村党支部书记、人大代表席厚兵说到。
农机合作社的发展以三联共建为抓手,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和服务作用,逐步打造农村土地托管经营方式,村党支部精心谋划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狠抓撂荒地整治,规模化发展粮油种植面积,成了土地集约化。
依托着农机合作社的发展,今年,沈坝镇共建设北山粮仓优质米基地核心示范区620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6000亩,牢牢守住粮食安全为底线。下一步,沈坝镇以农机合作社为农业主力军,推动农业先进生产力发展,深入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