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田间地头看农业希望的田野奏响乡村振兴“交响曲”

2022-09-20 08:13  西北信息报

金秋时节,杨凌菲格庄园的无花果种植基地迎来大丰收,田间大棚里一颗颗紫红色果皮的无花果点缀在枝头,不时飘来淡淡清香,村民们正忙着采摘熟了的无花果。

火龙果、玉米、无花果、奶山羊乳业智慧农业示范区等田间展吸引众多群众前往参观。在本届农高会举办期间首次设立田间展接地气、科技含量纯度高、展示内容形式多成为本次田间展的最大特点。

火龙果种出火红产业

青枝垂条,红果点缀。一排排整齐排列的火龙果树上,鲜红的火龙果娇羞地从绿枝中探出“脑袋”,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本届杨凌农高会首次设立田间展,在田间地头亲自体验感受,不仅能看到产品,还可以看到产品生产、应用的过程和方式,缩短了群众与高新技术成果之间的距离。

9月17日,走进杨凌青皮她园火龙果种植基地,鲜食火龙果、火龙果酒、火龙果面等被摆放在长桌上,供参展者品尝。一旁枝条上的火龙果和火龙果花正在尽情生长、绽放,20多种火龙果让参观群众目不暇接。

基地率先在北方地区利用设施大棚推广种植火龙果,打破了地域限制,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农民朋友、客商等前来参观。杨凌青皮她园火龙果种植基地经理郭娟茹说:“咱们基地200亩火龙果,目前全年产量在500吨左右,已是供不应求状态,我们力求打造一个全熟、现摘、没有任何激素的健康火龙果。”

据介绍,2009年,杨凌青皮她园火龙果种植基地负责人王艳和丈夫带着种植火龙果的经验,从海南回到杨凌,利用杨凌科教资源优势和在海南掌握的种植技术,在杨凌成功种出了高品质、高产量的火龙果,这是“南果北种”首次在杨凌得到实践。

在夫妻俩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火龙果种植面积达到了200亩,形成了以火龙果生产、销售、技术服务、品种研发及仓储冷链物流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

小玉米尽显“科技范”

割秸秆、掰苞米、再扒玉米皮,这些活要是纯手工操作,足以忙活到初冬。而如今,这繁琐程序通过宜机收玉米新品种即可解决。

在陕西杨凌举办的第二十九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简称农高会)期间,作为首次设立的田间展之一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玉米试验示范基地展上,早熟耐密宜机收玉米品种让不少种田“老把式”看直了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玉米试验示范基地张兴华副研究员介绍,种植早熟耐密适合机收的品种,是玉米由传统种植向现代化种植模式转变的一个过程,可解决轻简化和机械化的有机结合,将有效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可是它的收获工作对于我国广大玉米种植户来说确是一件繁重的体力劳动。由此可见,选育优质机收品种势在必行,品种更新换代时机已到。

联合收割机在田间穿梭,机后吐出了已经粉碎的玉米秸秆,玉米粒储存在了机舱里。几个来回后,收割机停在地头卸下玉米粒……以玉米新品种陕单650为例,近两年,在陕西境内以及黄淮区域,该品种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种植。

陕单650品种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薛吉全技术团队历时多年培育出的玉米新品种。2018年通过陕西省夏播区审定,2019年通过陕西省春、夏播机收组审定,2020年通过国家黄淮海机收组品种审定,以及国家良种攻关西北机收组区域试验。

据了解,2017年至2019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陕西不同地区建立了陕单650玉米品种及配套技术示范田,经过农业农村部、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国家玉米栽培学组等有关专家在蒲城、旬邑、榆林和定边机械现场实产验收,最高亩产达到1122.3公斤,具有籽粒水分含量低、田间倒伏率低以及籽粒破损率低的“三低”特点,创造了夏玉米亩产超过750公斤、灌溉玉米超过1100公斤的记录。

“今年首次设立的农高会田间展很有特色,和展厅摆放的样品相比,田间展更为立体直观,参展者能身临其境感受品种的长势及特点。”张兴华说,希望借助本届田间展示的玉米新品种,为我国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树立“陕西样板”。

无花果带来“甜蜜产业”

9月17日,杨凌示范区菲格庄园大棚里,饱满的无花果挂满枝头,散发着甜香。

作为本届杨凌农高会田间展的菲格无花果庄园也吸引众多群众前来参观。

“无花果的特点是,一叶一果,每一片叶子处都会结一个果。现在庄园种植无花果有26种之多,我们公司也自发研创了两个新品种,目前已栽种,且产量高、糖度大,特别适合产业加工。”杨凌菲格无花果庄园工作人员张迪超给大家进行讲解说。

菲格无花果庄园依托西农大技术团队,从事无花果品种选育、种苗繁育、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和示范应用,拥有十多项行业领先的技术专利。

如今庄园繁育的无花果种苗数量达20余万株,引进有芭劳奈、华丽、加州黑、金早、中紫、斯特拉、布兰瑞克、丰产黄、日本紫果、美丽亚、青皮等13个名优新特品种,创立了“鲜菩提”“菲格庄园”等品牌。

2018年,经过招商引资,方瑜和刘琳文这对毕业于北京大学的80后夫妻,决定在杨凌发展无花果产业,打造中国和世界一流的无花果基地,经过4年不懈努力,这对年轻夫妇成功了。

如今,放眼望去,无花果挂满了枝头,整个园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丰收景象。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延伸无花果的深加工,进一步发展壮大乡村产业,通过多元化的无花果产品营销等模式,让现代化农业的成果走入千家万户。”张迪超说。西北信息报记者周生来李勇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