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陕西“十四五”将构建博物馆社会服务体系

2022-09-23 08:18  西北信息报

根据陕西省文物局日前公布的《陕西省“十四五”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将实施博物馆国民教育、社会教育精品工程,完善博物馆大教育理念,探索常态化的融媒体教育传播模式,充分将全民终身教育、青少年教育与博物馆教育相结合,支持流动博物馆、移动展览、优秀教育案例向相对偏远地区输送,不断实现博物馆教育的广覆盖、均等化。

争取更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单

今后将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作用,整合各馆优势资源,在做好原有25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基地提档升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级博物馆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推动20家市、县级博物馆和特色行业博物馆作为第二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争取更多文博单位纳入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单。

与此同时,拓宽历史文物、革命文物知识纳入义务教育知识体系渠道,规范并创新研学教育,稳步实施优秀历史文化进校园示范项目,研发精品博物馆课程,建设博物馆分众式文物教育课程及资源数据库共享平台,建成青少年“第三课堂”教育项目库,完善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资源进行线上线下学习长效机制,强化优秀项目示范引领,积极推介“博物馆青少年教育优秀案例”。发挥文物在学校课程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综合素质教育、职业技能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另外,将扶持一批社区、生态、乡情村史博物馆挂牌开放,支持一批已挂牌社区博物馆陈列展览提升改造计划,培训一批社区博物馆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鼓励支持各地县博物馆与社区博物馆建立合作联盟项目,开展已挂牌社区博物馆运行评估工作,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25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基地提档升级的基础上,开展第二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开发一批博物馆课程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培育一批优秀教育案例和名师工作室,强化优秀项目引领示范作用;继续推动博物馆教育进校园活动,规范博物馆研学活动。

加快“互联网+文物教育”平台建设

整合博物馆和社会力量开发数字化、网络化的文物教育课程及其他教学资源,深入推进“互联网+文物教育”建设,充分将博物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和社会教育,推进文化遗产课程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平台推广应用。

配合旅游、交通等部门,做好汉唐帝陵、秦岭、黄河沿线等旅游线路文化遗产资源分布的摸底,编制规划方案。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革命纪念馆、生态博物馆和工业遗址博物馆等。加快石峁遗址博物馆、统万城遗址博物馆、长城专题博物馆、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建设等文化项目实施,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文博单位的展示利用水平,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并借助数字手段,通过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沉浸式体验,将博物馆资源纳入黄河旅游带、红色旅游景区、丝绸之路风情走廊、大秦岭人文生态旅游度假圈。依托陕西省丰富资源,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之旅、红色文化之旅、自然文化之旅、民俗文化之旅等特色旅游和精品研学线路,形成特色鲜明、种类繁多,满足不同公众需求的菜单式文化产品。

此外,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推动博物馆文物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形成文物资源开发、设计、全链条服务,扩大文创产品的影响力;举办陕西历史文化动漫游戏大赛、西安文创产品创新设计大赛等,促进文创产业发展。西北信息报记者魏建军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