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绿色果业绽放“硒引力”——中国·汉阴富硒猕猴桃品鉴大会系列活动侧记

2022-11-07 12:09  安康日报

记者 陈曦 张世虎

香甜可口,风味浓郁,品质优异。一盘盘翠绿或金黄的猕猴桃切块整齐地摆放在品鉴席上,陕西省猕猴桃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试验站首席专家刘占德等20多位猕猴桃产业发展领域权威专家在品鉴席前来回踱步,逐一从果形、果肉、质地、酸甜度等方面,对试吃的猕猴桃样品进行点评,不时发出赞叹。

10月26日,中国汉阴富硒猕猴桃品鉴会系列活动在汉阴县拉开帷幕,全国60余家含硒元素猕猴桃种植企业主体踊跃参加,选送了翠香、徐香等22个品种的64个猕猴桃样品参加品鉴会。

专家品鉴猕猴桃。

本次活动由国家猕猴桃科技创新联盟、国家功能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支持,省果业中心、省农村科技开发中心指导,市农业农村局、市富硒办、汉阴县人民政府主办,市富硒产业研发中心、市农科院、汉阴县农业农村局、汉阴县现代农业园区服务中心、汉阴县猕猴桃协会、汉阴县富硒产业发展协会协办。

在猕猴桃品鉴环节后,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徐杰,市富硒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徐家彦,市科技局副局长董国辉,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主任唐德剑,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谢勇,汉阴县人民政府县长陈永乐,我市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的负责人,相关省市企业代表和国内猕猴桃产业发展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猕猴桃产业发展进行研讨,共商产业发展大计,共话产业发展未来。

研讨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马婷婷、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曾云流等专家学者分别围绕精准营养时代下,做强做优猕猴桃产业的发展路径猕猴桃即食催熟体系初步建立与应用农产品的全流程品牌打造富硒有机安康农产品的金字招牌猕猴桃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从功能食品的开发谈富硒猕猴桃产业发展等主题,进行深入交流,提出对策构想,为全国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也为安康本地规模化种植传经送宝。

猕猴桃产业链招商项目集中签约。

猕猴桃丰收了。

金果奖银果奖颁奖仪式。

当天,与会嘉宾还先后到双乳镇双乳村智慧果园、汉阴县七叶莲现代农业园区、城关镇五一村菊花种植基地、双河口镇三柳村田园综合体对汉阴县现代农业亮点进行观摩调研。观摩过程中,大家一路走、一路看,对各镇、村、企业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产业选择、建设规模、生产管理、产销对接、产业发展效益等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大家纷纷表示,汉阴县现代农业发展令人耳目一新,很有特色,通过本次观摩,启发了思路、开阔了眼界,达到了交流学习、促进发展的目的。

10月27日,在颁奖仪式上,镇坪优盛原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陕西幸福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陕西佰瑞猕猴桃研究院有限公司等22个企业荣获金果奖,旬阳市双河镇锅厂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四川省广元旺苍绿果情园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果业集团汉阴有限公司等17个企业荣获银果奖。现场还为最美猕猴桃形象大使颁发了证书,发布了中国汉阴富硒猕猴桃吉祥物,并进行了猕猴桃产业链招商项目集中签约。

通过参加这次中国汉阴富硒猕猴桃品鉴会,我们获得了一个金果奖、两个银果奖,这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对我们的市场营销、品牌打造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将把富硒猕猴桃推广种植作为首要任务,将汉阴富硒猕猴桃品牌向全省乃至全国推广,利用陕果集团的营销渠道将汉阴猕猴桃推向全国乃至世界。陕西果业集团汉阴有限公司经理杜万庆说。

汉阴地处秦巴腹地,生态秀美,资源丰富,是猕猴桃种植的优生区和适生区。近年来,汉阴县抢抓陕西省猕猴桃东扩南移战略机遇,将富硒资源优势和猕猴桃特色产业相结合,把富硒猕猴桃产业作为全县三大主导产业之首,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规划建设科技研发中心、仓储物流区、良种繁育示范园和科技示范园等项目,着力打造富硒绿色高品质猕猴桃生产示范样板区。

汉阴县现代农业园区服务中心主任王亮说:我们在发展猕猴桃产业之初,就把生态、富硒、优质作为立身之本,按照四化五统一要求,高标准建园、规范化管理,全力打造汉阴猕猴桃高端果品品牌。经过长达六年的实践努力,初步构建起了研发、生产、储藏、加工、营销五位一体的现代猕猴桃产业发展体系,呈现出规模、影响同扩大,品质、效益双提升的喜人态势。

截至目前,汉阴县猕猴桃种植达3.2万亩,挂果面积3000亩,建成加工企业2家,综合产值达到9000万元。下一步,该县将稳步推进标准化建园和重点项目建设,加大猕猴桃技术培训,集中精力将汉阴县猕猴桃打造成全国富硒猕猴桃标准种植示范样板。

清河村:柿子建园掀热潮

通讯员 胡紫璇 王建霞

金风玉露中,柿子建园忙。寒露过后,汉阴县平梁镇清河村的田间地埂充满了欢声笑语,只见广大干部群众忙着放线打点、测量挖坑机械耕作的隆隆声和挥锨铲土的吆喝声奏响了秋季柿子栽植的美好乐章。其实,这只是精彩的前奏,林果农技专家的到来,拉开了田间柿子产业建园技术培训会的大幕。十里八村的群众都满怀期待,渴望从专家的讲解中获得更多先进的种植理念和实实在在的务果妙招。

培训会上,林果农技专家就柿子秋季建园、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相关知识进行了详细讲解,现场演示了相关操作,在场群众个个看得目不转睛,生怕错过了关键环节。

这场别开生面的培训会,让广大群众收获满满。清河村五组村民成朝子参加完培训后高兴地说:今天真是收获很大,培训会开到田间地头,直接把新技术种进我们的心窝窝里了,我明天打算请个挖机,再栽3亩柿子树!

据了解,清河村历来有种植柿子的传统。村里的老人介绍,村域内200余棵柿树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明末清初之际,它们随湖广移民一同在清河村落地生根。

今年以来,清河村在市、县帮扶部门的指导下,确定了清河花谷 百年柿乡的形象定位,立志打造一张熠熠生辉的柿子特色名片。9月中旬,帮扶单位专门组织清河村党员干部赴渭南市富平县考察学习,并积极召开组长会、村民代表会,向村民广泛宣传柿子种植的历史优势、先进技术和经济效益,柿子建园的小火苗开始在清河村广大村民的心中燃起。

清河村三组组长马运华从刚开始的踌躇犹豫,到现在信心满怀,逢人便说:村干部好几次到户为我讲解种植柿子树的好处,在村上举办柿子种植培训会,又给我看了富平的柿子加工厂,让我的思想更加解放,别人能把柿子产业做得那么好,我们肯定也能发展起来!

由于谋划早,前期工作充足,清河村柿子产业建园热潮迅速掀起。据清河村党支部书记陈公明介绍,截至目前,村集体带头挖树坑2000余个,村民自发挖树坑1000余个,今年预计栽种柿树10000株,其中群众房前屋后5700株。下一步,清河村将抓早动快、周密安排,坚持动员不停步,建园不松劲,继续做好栽植准备,落实建园任务、进行苗木预定、制定实施方案和技术规程。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热火朝天地推进中。

枞岭村:红薯田里忙丰收

通讯员 贺珍珍 刘东

金秋时节,既是忙碌的季节,也是丰收的季节。 眼下汉阴县涧池镇枞岭村红薯种植基地里270余亩红薯迎来大丰收,一个个红薯被整齐地装袋、搬运,农户的脸上也挂满了笑容,享受着收获带来的喜悦。

在红薯种植基地,50余名务工的村民正忙着出薯、去泥、装袋、搬运,他们动作娴熟,手脚利落,忙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工夫,挖出来的红薯便摆满了田间地垄,个个形态饱满。种植大户廖良仕告诉笔者,今年通过引进先进品种和科学管理技术,红薯产量和品质都提高了不少。

我们今年种植了270亩红薯,平均亩产在8000斤左右,预计今年能挖210多万斤。涧池镇枞岭村廖家粉坊负责人廖良仕说。

汉阴县涧池镇枞岭村种植基地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进行种植,由廖家粉坊提供种苗、统一回收,农户们负责种植、管理,从而避免了因销路不畅农产品滞销的问题,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回收过来的红薯全部制作成了红薯粉条,使红薯产业真正地成为涧池镇的特色产业,让农户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我种了三亩地的红薯,种植红薯之前就跟廖家粉坊签订了合同,红薯挖出来就卖给他,今年卖了一万多块钱。涧池镇中营村二组村民王天凤说。

廖良仕告诉笔者,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订单种植,有效盘活了村上的闲置土地,增加村民经济收入,同时,采收红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也为周边的季节性务工人员带来了新的增收渠道。

我们每天要雇五十多个人在基地里挖红薯,一年下来用工达到3000余人次,在我们这务工每天都有120块钱的收入,有些村民在这干一年下来能挣三万多块钱。廖良仕说。

近年来,汉阴县涧池镇立足实际,把加快土地流转、调整产业结构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攻方向,推动红薯种植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不断壮大特色产业,着力增强致富带富能力,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为实现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洞河村:贝贝南瓜试种成功

通讯员 黄智发 王建霞

时下,汉阴县涧池镇洞河村50亩贝贝南瓜试种成功,即将迎来首次丰收,预计亩均产量5000斤,纯收入过万元。

走进洞河村安康农夫菜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果蔬种植大棚,映入眼帘的满是生机盎然绿油油的南瓜藤,一个个扁圆形的绿色、金色、白色的小南瓜在藤间若隐若现,已初显成熟模样。这种南瓜就是贝贝南瓜,近些年被引入我国种植后,迅速变成了热销产品,成为大家熟知和喜爱的网红南瓜。

安康农夫菜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蔡卫东有着30多年的蔬菜种植经验,今年年初通过招商引资来到汉阴,在考察时发现洞河村地理位置优越、水源丰富、灌溉便利、土壤肥沃,适合发展特色果蔬产业,便流转土地150亩,一期建成大棚50亩。

贝贝南瓜长相独特,有别于往常的块头很大的南瓜,长得小巧玲珑,并且口味与板栗相似,口感好,营养价值高。蔡卫东说,这次试种的南瓜种子全部是进口的,为了保证南瓜的品质,我们将一根藤的南瓜产量控制在5颗,南瓜的生长周期是50多天,一年可以种三季。

在大棚内,前来务工的村民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忙着给南瓜疏果,看着即将成熟的果实,蔡卫东非常开心。夏季和秋季两季亩产有6000斤左右,这样总共下来一年种三季,每亩总产量达到一万五六千斤,每年每亩的纯收入能达到一万多块钱。

据了解,安康农夫菜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规划的150亩大棚全部建成投入种植后,全年固定用工60余人,预计全年发放务工工资达200余万元。下一步,涧池镇将按照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由洞河村委会同安康农夫菜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联合建成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特色果蔬产业,让当地村民实现由单一种植收入向土地流转、务工工资、集体经济分红多元收入的转变。

溪畔社区:大棚草莓栽种忙

通讯员 苏凌云 徐欢

目前秋播正在进行,汉阴县蒲溪镇溪畔社区草莓种植基地的工人们已经忙碌开了,他们在抢抓晴好天气,整田、开沟、起垄、栽种为年底草莓丰收加班加点劳作着,田间地头呈现一派繁忙的景象。

大棚里的草莓秧苗都已基本完成间苗移栽,技术员正耐心地指导工人们,或给草莓苗覆盖上地膜,或给大棚搭上篷布,完成剩下的间苗移栽任务。

我是溪畔社区的居民,我在这里干工有3年多了,每个月能拿到两千多块钱,还能方便照顾家里,感觉挺好的。溪畔社区草莓种植农户胡桂芝说。

近年来,汉阴县蒲溪镇溪畔社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探索实施党支部+种植基地+农户模式,打造以水果种植、观光旅游、采摘销售为主要特色的农业种植基地。每年可以带动搬迁小区居民及周边村民20余人务工,实现群众家门口就业。

据了解,该草莓基地建设已有三年,有32个草莓大棚,占地40余亩,种植了粉玉、红玉、京郊小白等多个草莓品种,采用有机栽培技术,草莓一直很畅销。

溪畔社区党支部书记沈小山说:下一步我们将以溪畔草莓基地为依托,进一步培训搬迁居民的草莓种植技术,逐步扩大草莓种植面积,发动群众自行种植,从而让搬迁群众有一个稳定的增收渠道,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