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陕西创新驱动由“势”向“能”加快迈进 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2023-04-25 08:09  西北信息报

4月24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成效。记者获悉,陕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年均增长超过40%,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超过30%,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和9.8%,陕西省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的步伐不断加快。

“两年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取得了阶段性实实在在的成效。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为主引擎,实现了创新资源聚集、创新功能集成、创新主体融通,政策模式、研发模式、催化模式、服务模式、人才模式、示范模式发生了深刻升级变革,进一步重塑科创体系、蝶变科创生态,推动全省创新驱动由‘势’向‘能’加快迈进。”陕西省委科技工委委员、省科技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王军说。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部署118个“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项目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从技术供给和需求牵引双向发力,力促创新活动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加速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

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聚焦“四个面向”加强有组织的科研,让科技攻关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梳理2600多项重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清单,组建17个龙头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部署实施12个“两链”融合重点专项、15个企业联合专项和118个“卡脖子”补短板关键核心技术推广项目,面向全国发布55个“揭榜挂帅”课题,在光电子、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涌现出一大批原创性成果。26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技奖,主持完成的通用项目数量居全国第4位。全省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82069件,是2020年的1.5倍。

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迈出新步伐。大力实施科技型企业倍增计划,深入推进“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大工程,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规上”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上市企业全链条培育体系,科技型企业数量体量质量大幅提升。

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59万家、1.22万家,是2020年的1.98倍、1.97倍,新增“小升规”企业1500余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98家、瞪羚企业432家,科创板上市(过会)企业达14家、居西部前列。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增长19.1%,增速是全省的1.77倍。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和9.8%。

解除科研人员“细绳子”让科技成果加速从“实验室”迈向“大市场”

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紧盯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大力推广“三项改革”,着力解除束缚科研人员的“细绳子”,让科技成果加速从“实验室”迈向“大市场”。

“三项改革”深化推广。总结凝炼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省75所高校院所成功推广,3.8万项成果实现单列管理,3449项成果实施转化,组建232个成果转化企业,184名科技人员凭借成果转化贡献晋升职称,53个项目利用横向结余经费出资成立公司,科技成果“不敢转”“不想转”“缺钱转”难题得到极大缓解。

“三器”建设成效明显。坚持“资源联动、体制联动、要素联动、区域联动、孵化全程联动”,培育建设5个立体联动“孵化器”、8个成果转化“加速器”和“两链”融合促进器样板集群,打造集孵化转化产业化于一体的科创服务综合体。

沣东立体联动总基地引入6个地市飞地孵化器、10余家高校院所成果转化平台,落地转化40余项成果,创新聚合效应初显。西北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促成164项专利技术作价2.45亿元实施转化,组建成果转化企业26家,融资近5亿元,总估值超过500亿元,获评西北地区唯一的全国优秀国家大学科技园。空天动力研究院发挥空天动力陕西实验室实体化运行核心作用,聚力攻克钎焊、超高温热障涂层等“卡脖子”技术,孵化和投资企业53家,总产值超过20亿元,空天动力未来产业科技园成为首批国家试点。

王军表示,下一步,将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为牵引,以“双中心”建设为契机,以“三项改革”为点火器,以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四大工程”为抓手,以“三支队伍”建设为支撑,以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为保障,全力打造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原始创新策源地、产业创新应用场、协同创新示范区、制度创新试验田,力促科技型企业“提质倍增”,创新矩阵“增效扩容”,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培塑新动能新优势。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