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小康
由旬阳太极城民间艺术团制作的大型民歌剧《红军老祖的故事》,在旬阳市宣传文化中心演出了,现场掌声阵阵。对学生演出的两场,掌声尤为热烈,演出完的谢幕,掌声此起彼伏,观众久久不愿离场。在娱乐化多元的今天,已经很久没见这种激动人心的场面了。观众说:太感人了!我的眼泪不断地流!
被群众尊称为红军老祖的两位红军烈士埋葬在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府管辖区域内,坟墓历经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数十年间,被当地老百姓保护得好好的。这简直是奇迹,这更是深得人心的见证啊!剧本以这两位红军烈士的事迹为素材,演绎出来感人肺腑的一出大型歌剧。
剧中红军爱护老百姓,为老百姓打土豪,分浮财,帮助穷人渡过春荒,夏季帮有困难的百姓抢种抢收。军医高中宽为百姓治病疗伤,为抗击瘟疫,只身深入敌占区,采购药材,被逮捕,遭毒打,被关押,闯关越隘,历尽千难万险,辗转回到根据地,很多病危小孩得到救治。群众将他奉为神医。当高中宽为掩护主力转移,战斗中为救护民兵壮烈牺牲时,这个处处为别人着想的好人陨落,怎能不让人落泪啊!
老百姓发自心底对这样的共产党部队热爱、拥护。做军鞋,帮助红军逃出匪巢,抗击白匪,不惧团练的淫威,保护红军烈士的坟丘用剧中人的一句话来说:谁真心为我们老百姓办事,老百姓就把他举在头顶。敬若神明!善良的中国老百姓分得清好坏,知道感恩。
军爱民、民拥军是剧中的主线,另一条副线则是反动政府、国军、团练,围困、围剿红色根据地,妄图把红军困死在穷乡僻壤。斗争残酷而激烈,副线很好地为主线的展开,营造了环境氛围,同时也是全景式地展现红军在旬阳的革命活动。一主线一副线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剧中着力塑造了爱民的代表人物,红军医官高中宽,这里让我想到了高尔基的短篇小说《丹柯》,小说表面上是在写一个英雄丹柯撕开胸膛,掏出燃烧的心,照亮族人,穿过幽暗森林的包围来到美丽草原的故事,实际上颂扬了在黑暗中敢于为理想英勇献身却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悲剧性英雄形象,鼓励人们去追求胜利,追求光明。高中宽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为了穷苦人民翻身解放,解除人民苦难的人生理想,他牺牲了自己的一切,他处处为别人着想,包括在感情生活上,也是更多地考虑女方的未来,考虑到自己以身许国志不移不想带给女方痛苦,发乎情,止乎义而中止了爱情。但他也不是冷血,他牺牲时,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无人照顾,自己喜欢的女子孤单,那么多病人等他医治,有那么多的事要做,他是那么的难以舍去生命!他是有理想抱负的英雄,同时也是有血有肉的真实人,就是这些情愫,让观众唏嘘不已。
拥军的代表人物,小兰、宋大娘、林振荣,他们在高中宽、尚班长这样的英雄人物感召下,也投身于革命事业。支持红军,默默奉献一切,剧中也写到穷苦百姓互相帮助,扶持关心,同样也是很感人的。
上述几个角色的扮演者,也都非常出色,基本完成了剧本赋予的人物塑造任务,准确地 诠释了角色内心世界。
剧中故事,发生在近乎一个世纪以前,为什么在今天依然让人感佩、动容呢?爱生活,爱生活中的人,感恩这些人性的东西,将现在的人和90年以前的人联系起来了,善良、助人、感恩存在于不管什么年代中人的内心深处,歌剧拨动了人心中这根琴弦。
舞台科技,日新月异。LED大屏是舞台美术的重大发展,剧中充分利用大屏的可塑性,借鉴电影镜头的运用手法,丰富了舞台美术的表现力,序幕在大屏上映出红军镇墙体上移动着的浮雕、雕塑,历史感马上出来了。牢房一场把群众盼望军医回来,担心高中宽安危的合唱搬上大屏,和牢中高中宽思念群众,急着回到根据地为百姓治病的唱段组接在一起,这种突破时空,小说意识流,电影蒙太奇手法,增强了歌剧的戏剧性。尾声大屏不断映出烈士纪念碑前群众学生祭奠红军烈士的场面,更凸显了人民群众对帮助自己翻身解放的红军的热爱,感恩又一次突出了主题。
学生看的那两场戏,前面的掌声,有些是为演员的高难技巧动作而发出的,后面的明显是为戏、为高尚行为,为军民之间的爱而鼓掌的,为群众的病被治好而鼓掌的,为群众为保护两位烈士的坟茔而鼓掌的。这部歌剧,传达了满满的正能量,颂扬了爱、向善和理想,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值得发扬光大。希望能让更多人看到这部歌剧,看到剧中闪光的爱,感恩之情。
(作者系西安电影制片厂原党委书记、原省文化厅副厅长,国家一级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