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泛舟医海 济生不辍——记袁建国主任医师的从医生涯

2023-07-10 16:01  安康日报

在安康这一方热土上,有一位全市卫生系统同行所熟悉的,在社会上有着很高知名度的医生,他就是在安康市中心医院从事了五十多年临床工作的安康市中心医院原副院长、安康市医学会原会长、安康市心血管事业奠基人袁建国主任医师。

为济苍生

志入医门解除百姓疾苦

袁建国,1937年6月出生在素有陕西小江南之称的汉中市南关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在八个同胞兄弟姐妹中,他是年龄最小的,因长兄早年不幸去世,父亲又在汉中解放后不久病逝,时年只有12岁的他就成了姊妹中唯一的男丁。1953年,初中毕业的他,由于目睹了解放初居家周围一些受疾病折磨得人们痛苦不堪的情景,于是便暗自萌生了立志学医的志向,当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陕西省卫生学校,从此便踏入了医学之门。

解放初的交通条件很是落后,从汉中通往省城的道路显得十分遥远。几经周折和一路颠簸,来到了位于西安市许士庙街的陕西省卫生学校。在三年学习期间,只在第一年暑假时回过一次家,其他的几个假期,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由于学习成绩突出,在卫校时,他被老师委派为低年级同学实习示教解剖课带教学长,被同学们戏称为解剖小先生。

1956年省卫校毕业时,他被学校选中推荐上了西北医学院继续深造,走进了西北地区最高的医学殿堂。与卫校的课程内容相比较,无论从深度、广度、难度上看,都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他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手不释卷,有疑必问。五年紧张有序的学习生活,多少次挑灯夜读,好几个冬雪春花,尤其在西安市中心医院的毕业实习,使他收获极大,受益终生。实习期间,他轮转了几乎所有的科室,在老师的带教下,还操刀做过数十例下腹部手术。通过实习,不但熟悉了常见疾病诊疗流程,同时也从老师的言传身教中学到了怎样当好医生的道理。因他肯动脑子,在上医学院期间,他被吸收参加生理研究小组及多项科研活动。

八年艰苦而漫长的学习经历,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医学理论基础,也为他后来的临床实践铺垫了广阔的发展之路。

响应召唤

汗洒安康医疗卫生事业

1961年夏,在毕业分配工作的时候,时值国家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学校提出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虽有高堂老母在世,他仍然坚决要求去艰苦的地方工作。于是23岁的他被分配到了边远山区安康地区医院。

当时的安康,生活上很艰苦,医院的基础设施条件也很简陋,主要设备只有两台显微镜和一台X光机。尽管如此,他还是义无反顾地一头扎进了工作中。正值年轻的他,精力充沛,工作热情高,加之医学基础好,在高年资医生的带教下,很快便适应了住院医生的工作。工作中,他不断充实自己,凡在临床上碰见复杂疑难的病例,他都会认真致细地翻阅资料、查找文献,直到找出答案弄清问题为止。

三线建设期间,安康地区先后发现十几例不明原因的下肢瘫痪病人。一部分病人收住医院内科,经他仔细观察,又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确诊为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经他悉心治疗,大部分病人恢复良好。其中有一例重症患者合并呼吸肌麻痹,在他的组织下,经全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用人工呼吸机配合药物治疗40余天终于痊愈出院。

60年代初,他在原外周血细胞检查的基础上,自学骨髓细胞学检查的方法,在安康地区较早地开展了这一新业务,用于诊断各种贫血、白血病、疟疾、黑热病。有一次,经他作骨髓检查诊断了一例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在当时抗癌药物缺乏的情况下,联合化疗使病情得到缓解,病人存活了5年多。

从1974年到1985年间,他先后多次响应医院号召,参加医疗队深入到汉滨、岚皋、紫阳、白河等县区乡村,白天为群众诊治疾病,晚上在油灯下为赤脚医生学习班备课编写教材,同时帮助当地建立合作医疗组织。每到一处,他都和群众打成一片,受到当地群众的爱戴和欢迎。

精勤敬业

奠基安康心血管学科发展

安康地处陕南山区,由于地理区域特征和当地饮食习惯、经济落后等因素,又缺少经验丰富的专科医生,心血管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居高不下,这让袁建国一直思考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

1974年他参加了陕西省冠心病科研协作组为期一年的学习和工作,学到了许多新知识、新技能和临床科研方法,同时也结识了我省不少心血管病方面的专家教授,为他日后主攻心血管疾病奠定了基础。

1979年,医院接受了国家及省上下达的科研任务,由他牵头组织全地区内科力量,在高血压、肺心病、心脑血管病死亡回顾调查等基础研究方面获得了三项地区科研成果二等奖。

1985年一例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病人,持续发作时间长达72小时,血压下降,危在旦夕,多种药物治疗无效,他带领科室同志们仔细分析讨论研究后,采用同步电复律抢救成功,开创了安康地区应用直流电复律治疗严重心律失常成功的范例。后又应用阿托品成功救治乌头碱中毒引起的快速型室性心侓失常,并撰写一篇论文发表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成为医院第一篇发表在中华级学术杂志的论文。

1990年初,一位中年女教师慕名请他诊病,他仅用听诊就初诊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两年后,原铁路职工医院有了安康第一台心脏彩超,该女教师经检查被确诊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证实了他的诊断。

九十年代以后,上级要求地市以上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院,他数度带队深入宁陕、汉阴等县指导业务、带教青年医生。随着他在心血管疾病诊治方面影响力的扩大,诊疗工作也越来越繁忙,点名邀请他会诊的医院也愈来愈多,全地区十个县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身影。此时的他,已经是全地区卫生系统公认的心血管疾病资深专家了。

由于他的出色表现,组织上先后任命他为内科主任、医院副院长。他和其他同事积极创造条件,创建了内科心血管学组,创办了安康地区心血管病研究所并担任首任所长,同时积极开展了食道电生理检查、动态心电图、心律变异分析、动态血压检测、平板运动试验等无创检查技术。建立了冠心病监护病房,负责完成了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国急性心肌梗死多中心临床研究》。后又选派骨干人员到西安、北京等著名医院进修,返回医院后努力创造条件先后开展了包括心脏临时及永久性起搏器手术,心脏腔内电生理检查,心脏射频消融术,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等多项心血管介入技术。使医院很早成为陕西省内为数不多开展心血管介入诊疗的地市级医院,技术水平达到省内先进行列。

仁心仁术

毕生笃行满园花开才是春

袁建国不仅医术高明,理论功底深厚,而且医德也为病患所称道。不管在病房,还是在门诊,他对待病人态度和蔼,询问病情细致,检查疾病认真,给病人一种亲切、和善的感觉,在社会上有着很好的口碑。对待青年医生,一方面他认真带教,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他们,另一方面,他以身作则严格要求他们。他常对青年医生说,医乃仁术,既要练好本领,又要以仁心对待病人。几十年来,经他带教、培养过的青年医生大多已经是各单位的业务骨干或成为学科带头人。有位患者送给他的锦旗,上书大医精诚,德技双馨,是对他再恰当不过的评价了。

袁建国一生笃信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1994年8月,担任安康地区医学会会长的他,首次承办省医学会在安康举办全省心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会议有湖北、四川及陕南三地市的代表共200余人参加,大会首次邀请到众多国内知名教授来陕南开展学术培训,还邀请专家会诊了一些疑难病例,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此后十多年间,又先后组织举办了全省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术会及眼科疾病、耳鼻喉科、病理学术、检验学术年会等省级学术会议,并举办全省消化内镜新技术培训班、院前急救研讨班、全省新药临床试验等十余次专业培训会议,每年还要组织本市各医学专业分会的学术交流会,极大地促进了全市医疗学术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全市卫生事业的发展。

夕阳正红

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

鉴于袁建国医师在全地区卫生系统的威望和影响,1988年5月,他被安康地区医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一致推选为会长,并一直连任到第五届。在任会长的二十多年里,他为学会做了大量工作,在一无经费,二无专干的情况下,想方设法组织开展各种学术活动和专业培训,为提高全区医务人员的知识水平作出了突出贡献。安康地区医学会多次被中国科协、陕西省科协、安康地区科协评为基层先进学会、明星学会,他个人也多次被评为先进理事长。

2002年2月,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由地市以上各级医学会承担。作为会长的他,又面临着人员、经费、办公地点、办公设施等困难。他四处奔走,积极筹备,在多方支持下,如期对外办公。在他负责医疗鉴定工作的十多年,共接待咨询333起,受理委托鉴定197例,受理鉴定169例,实施鉴定168例,终止鉴定3例。每次鉴定会,他都亲临现场监督、指导鉴定工作,认真记录,细心听取医患双方的陈述,做到了程序合法,流程公开,保证了鉴定工作的严肃、公平、公正,维护了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安康市医学会的鉴定工作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和表扬,这一切,都与他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辛勤的努力分不开。

袁建国医师退休后10余年,坚持每周上一天专家门诊,参加一些疑难病例会诊讨论,作学术讲座等。每当他上专家门诊时,总是会有一些慕名而来的外县病人不惜较长时间等候,都要请他亲自诊治。

袁建国医师今年已经86岁了,从开始学医算起,踏入医学67年,来安康工作生活了62个年头。他济危厄于苍生,祛病魔于百姓,他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安康的医疗卫生事业,把足迹留在了安康大地,把汗水洒遍了汉江南北,有人饱含深情和尊敬,为他写了一首诗,诠释了袁建国医师的医学生涯。

安康大医尊袁老

泛舟医海德艺高

勤耘临床重科普

惠济苍生人称道

(本文选自王永清所写《泛舟医海 济生不辍》部分章节有改动)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